此資料由黃亦強整理發佈
姓名:劉毅
職業:編劇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
代表作品:《少年包青天2》
主要成就:2016年 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編劇(提名)《戰狼》
劉毅,編劇,中國知名影視編劇,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同樣因為對科幻小說的迷戀,劉毅牢牢地記住了阿西莫夫的說法“要學會主宰未來方向的東西”,於是上大學的時候他毅然選擇了無線電、電子方面的專業。雖然陸續進過雜誌社、報社、廣告公司,但劇本創作一直沒有真正地放下過。現在的劉毅活躍、健談,說起話來連比帶劃、眉飛色舞,是編劇的緣故,敘述什麼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帶出濃濃的戲劇色彩。我就猜,他打小肯定也是那種超級調皮的孩子,可他卻回想說:自己從小看上去就特別老實、本份,當學生也當得循規蹈矩。2010年9月9日晚,電影編劇汪海林、費明、劉毅將共同撰寫的三千字文章《百花獎沒有理由排斥對編劇的獎勵》公佈。著名編劇劉毅說,1962年第一屆百花獎把最佳編劇獎授予夏衍、水華,獲獎劇作是《革命家庭》,“百花獎在創建之初,就肯定了首創的價值和原創的地位。
入行編劇
劉毅南下的第一份工就是在某香港公司裏做編劇,在編劇培訓班裏,他從寫笑話開始,寫了笑話還要親自演給人看,劉毅戲言:這就叫“賣笑為生”。但他也承認:只有經過了這麼個過程,你才會很清楚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大眾究竟會如何反應。寫劇本讓他獲得了巨大的快感,此後他雖然陸續進過雜誌社、報社、廣告公司,但劇本創作一直沒有真正地放下過。
劉毅形容自己比較像“萬金油”類型的人,做什麼都還像那麼回事兒,從未做過的事情也經常會迅速牽動他新的興趣,他就能一直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做事狀態。寫劇本也是這樣:當很多編劇抱怨說國內的環境如何使人受到了諸多限制,自己的本意如何被扭曲……劉毅卻說:劉毅可能不是那種天才型的人,我缺乏某種一定要表達什麼的偏執。但劉毅也認為大多數人老抱著自己的想法不變,只是因為他們根本就只有那一點想法。在劇本創作的時候,劉毅會被一個又一個新的題材、新的想法吸引,他樂觀地表示:劉毅創作很多東西,在每一樣裏至少都可以放進一點自己真正想表達的。劉毅很有耐心,我會慢慢地為自己的每一個想法找到合適的機會,在既有的現實下做好。劉毅還特別喜歡一個概念——“理想的現實主義者”,他說,他可能就是這樣的。
曾經有頗長的一段時間,劉毅在廣告行當裏如魚得水,人很忙錢掙得也不少,但是有一次坐在北京街頭灑滿陽光的咖啡座,他忽然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讓我成為百萬富翁,但要賠進我太多的時間、太多生活的樂趣,我幹不幹?他給自己的答案是否定的,也從此決意退出廣告行。一個重要的決定就這麼做出了,為著一個當時看上去還極渺茫的機會,劉毅辭了職,當下就留在北京當編劇。
性格特徵
做廣告的時候,劉毅不得不放棄的一項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個週末的野營(到了手機沒信號的地方,許多事一下子就亂了套)。這樣的野營是短暫而徹底地逃離城市,一群朋友只帶著帳篷、睡袋和簡單的乾糧深入到深山老林裏,劉毅說:每次經歷過那樣艱苦樸素的環境,重投城市的時候,就會鼓足特別的熱情。
這麼多年來,旅行也一直是劉毅的至愛,他喜歡在不同的環境裏嘗試全新的一切,他說:“隨時隨地地保持好奇和敏感是重要的。”做編劇由此有了另一種好處:他可以加入劇組突然地就和一群陌生的人在一個嶄新的地方深入生活。有一兩個月的時間他就這樣待在無錫和上海,也充分滿足了自己的另一愛好:泡吧。用他的話來說:到最後,一座城市裏每個酒吧的老闆幾乎都認識他了……他喜歡在酒吧裏跟形形色色的人接觸,感受形形色色的生態。
劉毅是玩性很重的人,迄今為止他還是保留著每個月都必須找家遊戲廳玩玩最新遊戲的習慣,也一直癡迷於看各色影碟、進影院看新片。他還不斷為自己尋找新的“愛物”,比方說,玩膩了汽車模型,他就終於買回了一輛切諾基的越野吉普,還對著新車摩拳擦掌地大歎:可以狂玩一陣子了。
人物觀點
因為“最佳編劇獎”至今未能恢復,在2010年的百花獎拉開帷幕前,汪海林、費明、劉毅三位編劇憤然聯名發出公開信痛罵“百花獎”“忘本”,質問如此大型的電影獎項將編劇群落排除在外是否意味著中國電影不需要編劇?而網路上的“圍觀”線民則回應道:“難怪近年來國產爛片一年比一年多。”事實上這樣的抗議已持續近四年了,只是至今未有進展。作為內地三大電影獎之一,百花獎似乎無法擺脫在編劇的討伐聲中糾結開場的命運。 [2]
2010年9月9日晚,電影編劇汪海林、費明、劉毅將共同撰寫的三千字文章《百花獎沒有理由排斥對編劇的獎勵》公佈。著名編劇劉毅說,1962年第一屆百花獎把最佳編劇獎授予夏衍、水華,獲獎劇作是《革命家庭》,“百花獎在創建之初,就肯定了首創的價值和原創的地位。通過評獎,檢驗了觀眾認同人物創新,感知影片敘事的能力,觀眾憑著喜好參與投票,選擇好故事,好人物,好對話,而最終評選出最佳編劇獎。百花獎的歷史可以粉碎某些人拒絕設立編劇獎的理由,什麼觀眾不懂劇本呀,看不出故事優劣等等,這些都是謊言和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