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人物

黃亦強|漫談人物—九夜茴

此資料由整理發佈

姓名:吳京

職業:作家編劇

出生日期:1983-03-24

主要成就:80後作家領軍人物之一

王曉迪,筆名九夜茴,當代作家,《私》小說主編。2005年憑藉小說《弟弟,再愛我一次》(《花開半夏》)一舉成名,隨後出版《風不飄搖,雲不飄搖》、《匆匆那年》等作品,小說《匆匆那年》創下4個月內熱賣10萬冊的銷售新紀錄。作品《花開半夏》、《匆匆那年》、《初戀愛》被改編為影視劇,曾擔任由搜狐視頻製作的電視劇《匆匆那年》編劇。她的文風開創了青春文學的新方向,成為了80後作家中又一位領軍人物。作品類型為言情小說,青春文學。2016年1月,發表長微博聲明搜狐視頻出品的《匆匆那年》網劇續集並未獲得她的授權,屬侵權之作。


介紹

傳說中,九夜茴是一種魔花,每九夜綻放一次,顏色瑰麗,香氣襲人。如果你曾背叛過別人,那麼你見到它就會受到懲戒;如果你曾被別人背叛,那麼你見到它就會得到撫慰。 然而,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曾背叛過別人也被別人背叛,於是九夜茴變成了一朵有著無限魔力卻充滿更多無奈的花……本人不求成為偶開天眼看紅塵的仙人智者,只盼能做記下眼中人悲歡離合的小花一朵。

九夜茴於2005年在網路上憑藉小說《弟弟,再愛我一次》而轟動一時,此部小說即將由東方出版社重新包裝出版。她的文章在各大文學網站均被評為精華作品,成為點擊量居高不下的熱門作家。2006年她又推出的長篇言情小說《風不飄搖,雲不飄搖》,同樣引發了讀看熱潮。她的第三部小說《匆匆那年》已由東方出版社正式出版,創下4個月內熱賣10萬冊的銷售新紀錄,她的文風開創了青春文學的新方向,成為了80後作家中又一位領軍人物。《匆匆那年》同時受到了影視界的追捧,現正在洽談關於電影、電視、話劇三部分的改編,九夜茴將親自擔當電視劇的編劇,成為第一位文學、影視雙棲的80後作家,進而更加備受矚目。

博客摘選

因看了太多諸如:“小九,你生在成都,戶口在上海,工作在深圳,卻怎麼寫京範兒小說?”這樣的問題,讓我覺得有必要澄清一下= =

我呢,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丫頭片子,生於北京,戶口北京,工作地北京。成長於四九城的胡同四合院裏,隨著北京城的擴大不斷外遷……在原北京人聚集地和現北京人聚集地間奔波,曾混跡於東城、西城、海澱、朝陽、豐臺、崇文、宣武、昌平、石景山……

個人生活

和很多孩子深受父母影響不同,九夜茴的父親是知青,她從小隨爺爺奶奶長大,正是爺爺開啟了她對文學的興趣。九夜茴的爺爺在抗戰時投筆從戎,考上了黃埔軍校,後來做了國民黨少將。爺爺有很多朋友,每週都會聚在一起談天說地、下棋畫畫。在這群有文化的老頭的耳濡目染之下,九夜茴從小就喜歡上了古代文化。

相關作品

《匆匆那年》

80年代生人的張楠因大學畢業找不到好工作而留學澳洲,在那裏他認識了同樣留學的方茴。就在他被九夜茴方茴的神秘感吸引時,陰錯陽差,與方茴住在了同一屋簷下,並且通過其他朋友知道方茴曾經深受傷害,有過一段難以忘懷的經歷。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張楠的房間裏,方茴給他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本文通過詼諧的文字,以方茴和陳尋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描述了80後的情感與生活歷程。方茴過去的回憶讓人仿佛再次回到了90年代末的北京,在時間跨度長達十年的敘述中有美好的青春校園生活,有涉及青少年犯罪的探討警示,有建國五十年大慶、迎接新世紀的、北京申奧成功的歷史事件,有大學時代的頹廢迷茫,有工作以後的艱難奮鬥,有婚姻生活的現狀等等,以獨特的視角真實記錄了80後的成長軌跡和他們富有時代感的印記。是九夜茴繼《弟弟,再愛我一次》和《風不飄搖,雲不飄搖》後的又一力作。《匆匆那年》一經推出即在各大網站受到了追捧,短時間內點擊率就急速飆升,被網友稱之為“80後的血色浪漫”。 

經典語錄

塔爾博特

有些人錯過了,永遠無法再回到從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遠都無法在一起,這些都是一種刻骨銘心的痛!

方茴說:“可能人總有點什麼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方茴說:“那時候我們不說愛,愛是多麼遙遠、多麼沉重的字眼啊。我們只說喜歡,就算喜歡也是偷偷摸摸的。”

方茴說:“我覺得之所以說相見不如懷念,是因為相見只能讓人在現實面前無奈地哀悼傷痛,而懷念卻可以把已經註定的謊言變成童話。”

方茴說:“我們都以為長大以後就能真正的永遠相伴,於是不惜一切代價地拼命成長,但是當真的長到足以告別青春時,才突然發現,原來長大只會讓我們分離……”

方茴說:“ 長大了之後總會學不一樣的功課,走不一樣的路,遇見不一樣的人,我們根本避免不了分道而行的命運。”

方茴說:“年輕時總是愛做互相傷害的事,最後我們都很絕望,因為我們知道,能拯救彼此的只剩下分開這一種選擇。”

方茴說:“我真的很愛過,也真的很恨過,可是那些愛啊恨啊就那麼匆匆過去了,現在想想我其實並不後悔,如果再讓我選擇,我還會這麼來一遍……”

在永遠的黑暗裏,一直走,就是天荒地老。

遙想起當年怎樣怎樣,我才發現原來我們已然長大,也有了所謂的曾經,也有了故事可講。

我不怕被人騙。撒謊可以,但一定不要讓我再知道真相.

“沒什麼如果當初。”陳尋望著喧囂熱鬧的大街說,“不管重來多少次,人生都肯定會有遺憾。”

方茴說,一個人的快樂,快樂有可能是假的,一群人的快樂,快樂已經分不出真假。他們盡情揮霍著自己的青春,恨不得就此燃燒殆盡,那架勢就像末日前的狂歡。

兩個都難過的人,究竟誰捨得誰..

年輕時我們總是在開始時毫無所謂,在結束時痛徹心肺。而長大後成熟的我們避免了幼稚的傷害,卻也錯過了開始的勇氣。

原以為不管多少次的愛,總是會把曾經珍藏在心的,但事實卻是,新的愛寄長在舊愛之上,吸取其中的養分完成之前所有成長的同時,盛開出更加鮮豔的花,而過去隨之凋零,變成枯萎的屍體。

不是不愛,是因為愛的太狠,彼此都很疲憊

流年輾轉,只因年少

三天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對感情而言,足夠結束也足夠開始。

數學中最牢固的三角形狀,在感情上恰恰是最脆弱的關係。

感動產生的感情和愛情不一樣,我不甘心,在還沒有經歷愛情的時候就選擇感動。

忘川河畔盛開了多少朵紅蓮 輪回中我們擦肩了多少個百年

而在十幾歲的時候,比愛淺上幾層的喜歡,卻足以把心裝滿主編刊物《私》2011年,九夜茴主編的中國首部私密

文學主題書《私》

在業界及讀者口碑中產生了不俗的反響。

這部由青春暢銷作家九夜茴主編,並攜手韓寒、桐華、辛夷塢、孫睿、春樹、蘇小懶、明前雨後等80後先鋒作家共同華麗打造,也成為2011年度最具重量級的收官之作。他們借《私》的寫作平臺,將潛藏心底最深處的私密話題和私人故事與讀者們分享。

該主題書最大的特點是,所有內容均來源於各個寫作者的真實生活和內心想法。在首期文章裏,韓寒提及送給未來十八歲女兒的一句話——“套好安全帶,帶好安全套”,則徹底顛覆了世界上所有父親對女兒的忠告和愛護。

花開半夏

純愛、原罪、判罰、救贖,挑戰情、法、理極限,感動百萬讀者追蹤3年,關注少年犯罪。

故事從一件涉黑大案引出,刑偵員警葉向榮派遣臥底1149深入調查海平市內隱藏的最大的走私販程豪,在與程豪的危險對決中,葉向榮卻意外發現了掩埋在罪惡行徑中的一段純愛救贖。孤兒魏如風被夏奶奶領養,和姐姐夏如畫青梅竹馬。命運的波折使魏如風無意中的成為了走私販程豪收下的一名“古惑仔”,他與夏如畫的命運在程豪的操縱下就此轉變,雖然有著至死不渝的愛,卻還是一步步走向黑暗的前路。然而就在那年夏天,他們真的幸福過……..

本書根據九夜茴1999年親聞的真實事件改編,通過宛若精美電影鏡頭的冷豔文筆,在盪氣迴腸的故事中,以悲傷的觸覺訴說著關於消逝青春的往事。其中既有錯綜複雜的案件偵破,也有纏綿悱惻的姐弟戀情;既有正義與邪惡的殊死較量,也有法律與社會的灰色地帶;既有純潔唯美的真摯情感,也有泯滅良知的遺憾背叛。在跌宕的人物命運和精彩的故事情節中,九夜茴挑戰情法理的人性極限,刻畫了一段頗具真實腳本、引發最深感動的故事。《花開半夏》因此被讀者奉為“比無間道感人,比古惑仔唯美”新殘酷青春文學。

初戀愛

序——黃磊

寫給最初的序

是我主動提出來要作序的。本來九夜茴只是想請我寫個推薦語,我看了一眼書名就說我來寫序吧,

心想趁我還沒忘記。讀完書才意識到:也許在我的生命中,有個女孩我會一生記得她,根本無法忘掉;有個女孩她會一生記得我,我卻無法知道她是誰。好奇妙的感受,我竟從來沒有這樣去想過,原來我只以為未來是未知的,而過去是我瞭解的。現在看來或許過去藏著許多的秘密的拐角,在我這裏是模糊甚至是忘卻的,而在另一個人那邊卻是刻骨銘心。天哪,我讀完書忽然覺得我或許不該是現在我以為的我,也許我忽略的一些人與事才是我的人生!我合上書、閉上眼,腦中翻來覆去,歲月在這裏留下太多的線索、痕跡和細節,好想再活一次,可我無能為力。

這是一本長大後,經歷過,自以為快忘掉最初的人最合適讀的書。

作者的前兩本書我都細讀過,尤其是《匆匆那年》,本來我是要擔任《匆匆那年》電視劇導演的,所以當初讀時很細心。那時就發現,一個80後的作家與我這個70後的人並無代溝,幾乎他們經歷的一切我都同樣經歷過,只是我們手中的“北冰洋”變成了他們的“冰紅茶”。從喜歡一本書到欣賞一個作者是很自然的,接觸到這個80後女孩,就更加覺得她是一個聰慧、感性並且認真的人,她有著獨特的細膩,許多不為我們所感受的瞬間她都能發覺。如今她又多了一份成熟,所以才有了《初戀愛》這樣一本充滿迷思與回想的書。

說實話,我喜愛《初戀愛》超過《匆匆那年》許多,《匆匆那年》講的也是初戀,青澀動人,可從結構和筆觸上都還有些生澀;《初戀愛》就不同了,雖然許多初戀的場景與細節在《匆匆那年》中都曾出現,可精巧的結構設計,細膩的人物刻畫,以及充滿現代感的語言表達都讓人興奮。看書時不覺得是在讀一本書,仿佛只是在回憶,這是九夜茴的書通常能達到的效果,這也是她能成功的原因。

在《初戀愛》中有些有些部分是我尤其喜愛的,例如壁報組,向日葵,我當年寫過的一個初戀故事中竟然有一摸一樣的細節,只是這裏留下的是“對不起”三個字,我那邊是兩張釘在在花朵上的電影票。再如在孟帆葬禮上的一幕,生者不知逝去的人對她永遠的愛,讓人覺得有些荒唐,有些傷感。最巧的是書中主人公的生日竟也和我一樣,這或許是這本書同我的緣分吧。

我想把這個故事拍成電影。

名字也很重要,這本書有個好名字,有一個好特別的名字,我一直以為初戀不是愛,起碼不懂愛,可如今想來愛又何必要懂呢?最是初戀時的愛,這樣才讓人惦記、想念、不忘卻。更或許只有初戀才是愛,因為不懂,所以才費了心思,用盡情思。

看完《初戀愛》,好想再回到年少時,當然是很難,卻不是不可能。再讀一遍,合上書、閉上眼,翻來覆去回憶著,仿佛一切又重現。有記憶真好,雖然有時令人煩亂,可是一本書帶著你躲回到自己的記憶裏,真或幻都似不重要,就讓我們重新整理過的記憶騙自己一次也是快樂的,值得!

寫序就要誇讚,我就不客氣的誇一下:《初戀愛》是一本好書,非常好看。如果你看過《匆匆那年》就一定要看這本《初戀愛》,如果你以前沒有看過九夜茴的書,從這本開始吧。

再說一次,我真的想把這本書拍成電影,誰都別來跟我搶。

風不飄搖,雲不飄搖

故事簡介

這是一個愛與責任的故事,這是只哭過兩次的女孩的一段愛情,這是王子與公主完而不美的童話,這是固執的追求與自由的超越,這是人們傳說中的那些愛……

從13歲到23歲,從愛上到離開,從長大到變老,從過去到現在……

回頭笑笑: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

葉飄是個不愛哭的女孩,據說剛生下來的時候都沒有哭,任憑護士敲打後背就是不哭,甚至差點因此夭折。最後千呼萬喚的發出了類似哭的聲音,總算活了下來。

可是她現在卻在哭,已經哭了數個小時,整個飛機的人都不耐煩的看著她,她不管,聲嘶力竭的哭,仿佛要把一輩子的眼淚流光。

像這麼樣的哭她一生總共才有兩次,這是第一次,另一次也是在飛機上,仿佛冥冥之中註定,她的眼淚只能留在天上……

出版作品

  • 2008年11月6日 《花開半夏》(原名《弟弟再愛我一次》)東方出版社

  • 2009年11月11日 《匆匆那年》東方出版社

  • 2010年11月13日 《初戀愛》 江蘇人民出版社

  • 2013年8月10日 《匆匆那年》完美紀念版 江蘇文藝出版社

  • 2015年8月 《曾少年》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編劇作品

主編雜誌

  • 《私·念念不忘》 主編2011年 中國首部私密文學主題書

  • 《私·時間的玫瑰》主編 2012年《私》系列雜誌書的第二本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