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資料由黃亦強整理發佈
姓名: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職業:編劇、導演、製片、演員
出生日期:1928-07-26
主要成就:
1997
第54屆威尼斯電影節 終身成就金獅獎
1988
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全金屬外殼
1976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提名) 巴里·林登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導演(提名) 巴里·林登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巴里·林登
1972
第44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提名) 發條橙
第44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導演(提名) 發條橙
第44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發條橙
1969
第41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導演(提名) 2001太空漫遊
第41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2001太空漫遊
第41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視覺效果 2001太空漫遊
1965
第37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提名) 奇愛博士
第37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導演(提名) 奇愛博士
第37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奇愛博士
香港百老匯電影中心附設的餐室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以茲記念。
在好萊塢,有一個人似乎很少被人想起,但提起他又人人肅然起敬,這便是大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當然,提起庫布里克就咬牙切齒的人也大有人在,那便是與他合作過的演員們,從主演《斯巴達克斯》的柯克·道格拉斯開始,人人都說這位導演是瘋子、是虐待狂。而庫布里克對這些大牌明星們也嗤之以鼻,提起好萊塢他更是從來不說好話,他寧願長年住在英國倫敦的郊外,也不願在貝伐利山與那些「白痴」、「勢利眼」照面。
與大多數美國導演相比,庫布里克的作品少得可憐,如果將他早期個人製作的實驗性影片也算入的話,只有不到二十部。庫布里克早年曾是記者,對電影的狂熱,使他很快便成為地下電影的代表人物,他超常的才華引起了好萊塢的注意。從60年代開始,他成為一位職業電影導演,八十年代國內觀眾看過的《斯巴達克斯》便是他進入好萊塢的第一部作品。但庫布里克對拍攝這樣的商業片似乎不感興趣,很快他就以自己獨特的個性讓製片商和觀眾連連吃驚。電影學者大多將庫布里克看作是戰後現代主義電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創作力求表現荒誕的人生和悲劇化的哲理,現代主義電影大師如伯格曼、安東尼奧尼、費里尼等人的作品也大多如此。
六七十年代是庫布里克創作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美國社會和文化經歷了重大的變革,這給了庫布里克無限的靈感。《奇愛博士》是一部有關未來戰爭的夢魘般的黑色幽默劇,敘述了核恐懼籠罩下未來世界的毀滅。它以獨特的視角突出了這樣一個主題:核恐懼、核危機不過是人性危機的外在表現。人的危機存在一日,文明的危機便會存在一日。《羅麗塔》改編自著名作家納博科夫的同名小說。到1997年它已經被三次搬上銀幕,庫布里克的這部被大多數人公認為最好的一部。完成於1971年的《發條桔子》是部有強烈的六十年代「嬉皮士」文化色彩的影片,它也是庫布里克最成功的代表作。影片通過青少年犯罪及社會權力機構對青年的迫害這兩條線索,表達了庫布里克對六十年代一系列文化、政治、倫理現象的看法及態度。影片中的暴力場面引起了觀眾的驚愕。暴力問題是貫穿於庫布里克影片中的一個重要主題。一方面,庫布里克反對暴力,尤其反對暴力對人性的損害。另一方面,出於對道德淪喪、暴行肆虐的社會現實的憎惡,他認為對待暴力也只有使用暴力。尤其是在個人受到社會權力機構的壓抑與異化時,果敢地使用暴力來反抗是唯一的自我解放途徑。《2001:太空漫遊》則是一部對人類歷史進程進行史詩般描繪的科幻片。很多年過去,這部影片仍被多次評為「有史以來最佳的科幻片」。這部作品以一種冷峻、客觀的風格和高度的莊嚴感與使命感探討了人類未來的存在前途,庫布里克賦予這部影片最富哲理意味的主題是:人於進化、發展的歷史中,於茫茫的宇宙中尋找自己的位置而不得,最後終結於漂泊和毀滅。
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庫布里克只拍了三部影片,即《巴里·林登》、《閃靈》和《全金屬外殼》,這些作品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有較大的差異,顯示出他善於駕馭不同題材,掌握不同風格的能力。《巴里·林頓》以其優美的影像造型和古典音樂的運用令無數觀眾傾倒。《閃靈》則將七十年代以來恐怖片的創作推向高潮。一個大雪封山的冬季,看守賓館的作家瘋狂的殺戮直到今天仍讓許多觀眾難以忘懷。高度電影化的造型手段也讓人們看到了這位導演的非凡功力。《全金屬外殼》則是一部越戰題材影片。越戰片在當今美國影壇已成為一個重要的類型,大有泛濫之勢。庫布里克選擇的視角較為新穎,深入細緻地刻划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變化,在眾多同類題材影片中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庫布里克的作品儘管不多,風格樣式也靈活多變,但有一點是一脈相承的,那就是力求以電影來體現哲理化的意蘊,儘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影片的觀賞性,但他特立獨行的思索給影壇注入文化與哲理的亮色。他對影像的極致化追求豐富了電影語言,在這方面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國際先驅者論壇報》曾把他與意大利的費里尼、瑞典的伯格曼、日本的黑澤明列為當代世界上最重要的四位電影導演,許多文化學者在研究社會思潮與文化現象時,也常以他的作品為分析對象。美國電影史學家彼得·科維曾這樣說:「庫布里克敢於蔑視社會常規,拓展題材領域。他的每部作品都不是隨時間流逝的平庸之作。」不久前,美國著名電影雜誌《好萊塢報道》在全世界500位導演中評出40位「最有影響力」的導演,庫布里克排名第五,可謂實至名歸。
演藝經歷
1950年,斯坦利·庫布里克使用個人積蓄自編自導了一部短片《拳賽之日》,並擔任該片的攝影師和剪輯師;他在拍攝該片時照搬了照片集的結構,通過影像的方式記錄了拳擊手沃爾特·卡蒂埃參加比賽的經過;雷電華公司在與庫布里克簽訂了購買短片《拳賽之日 》的合并後,決定出資1500美元輔助他拍攝下一部短片。
1951年,辭去《Look》雜誌社的工作,開始全職投入電影製作中;同年,拍攝紀錄短片《飛翔的牧師》,並擔任該片的編劇、導演、攝影師、剪輯師和解說員;在這部短片中,庫布里克加入了很多個人風格,片中飛機特寫和從飛機俯視的場面都在他後來執導的作品《2001太空漫遊》中得到了進一步的使用;此外,他還在電影中借鑒了愛森斯坦的用鏡來表現人物表情的特寫。
1953年,斯坦利·庫布里克開始成為獨立電影製作人,他在親戚的幫助下投資拍攝了個人首部故事片《恐懼和慾望》;在拍攝該片時,他包攬了剪輯、攝影、演員選擇、構圖、後期配音等工作,這部電影也成為其個人執導的首部超現實主義風格作品;同年,擔任劇情片《航海家》的導演、攝影師、剪輯師,該片也成為庫布里克執導的首部彩色電影。
1955年,從紀錄片《拳擊一日》中獲得靈感,着手編寫了電影《殺手之吻》的劇本;之後,開始拍攝懸念片《殺手之吻》,該片由其投資製作並擔任攝影師;在拍攝這部電影時,他把紀實風格和超現實主義表現手法融合在一起,並由此形成其個人的拍片風格。
1956年,與獨立製片人詹姆斯·哈里斯共同成立了哈里斯·庫布里克製片公司;同年,投資拍攝了犯罪懸念片《殺戮》,並擔任該片的製片人、編劇和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在片中不但採用了多線敘述,還運用閃切的手法從幾個不同人物的視角來表現一樁賽馬場搶劫案:他在這部電影中所運用的藝術手法不僅引起了米高梅電影公司的注意,還對黑色電影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957年,開始籌拍戰爭電影《光榮之路》;在影片的籌備階段,他搜集了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的圖文資料;在創作該片時,他除了採用寫實主義風格外,還使用長鏡頭結合移動鏡頭的方式來表現戰爭場面;影片上映後不僅獲得第11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影片提名,還入選英國電影雜誌《Total Film》公布的「影史上最偉大的50部戰爭電影「榜單,而斯坦利·庫布里克也憑藉該片在好萊塢獲得關注。
1960年,受柯克·道格拉斯的邀請擔任動作片《斯巴達克斯》的導演,該片是斯坦利·庫布里克唯一一部沒有操控權的電影,影片上映首輪取得了146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並獲得第14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影片提名、第18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獎,斯坦利·庫布里克憑藉該片獲得第18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1961年,斯坦利·庫布里克移居英國。
1962年,擔任劇情片《洛麗塔》的導演、編劇,該片開啟了斯坦利·庫布里克在英國獨立製片的生涯,並讓他重新獲得影片的最終剪輯權;他在片中採用了黑色幽默的風格以及倒敘的敘事結構,影片獲得第27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斯坦利·庫布里克憑藉該片獲得第2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
1964年,執導喜劇片《奇愛博士》,該片是一部黑色幽默風格的作品,與其執導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合稱為庫布里克「未來三部曲「;庫布里克通過該片開始探索電影敘述模式的轉型,他放棄了傳統類型片中建立衝突的敘事模式,轉而採用三條線索並駕齊驅的敘事結構;他為影片設計的結尾被英國電影雜誌《TotalFilm》評為「最驚悚死亡鏡頭第2名」,在美國導演協會公布的「80部最佳導演作品」排行榜中,該片位列第16名;該片先後獲得第3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第1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影片獎、第1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英國片獎,而斯坦利·庫布里克則憑藉該片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第37屆奧斯卡金像獎導演獎提名。
1968年,擔任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的導演、編劇、製作人 ;他在拍攝影片時放棄了數字特技,轉而使用無聲電影時代的逐格拍攝技法;此外,他還再度嘗試敘述模式的轉型,採用了布萊西特式的間離敘事技巧;該片成為太空歌劇式電影的代表作之一,並對科幻電影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影片獲得第22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聯合國獎以及最佳影片獎,而斯坦利·庫布里克則憑藉該片獲得第13屆意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製作獎、第41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獎提名等獎項;該片不僅入選美國導演協會「80部最佳導演作品」榜單,還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十大科幻電影第一名」,被BBC選為「100部最偉大的美國電影第四位」。
1971年,執導科幻片《發條橙》;他在拍攝該片時借鑒了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其中包括現場收音、只利用自然光照明以及在拍攝追蹤鏡頭時利用輪椅製造顛簸的效果等等;影片先後獲得紐約影評協會年度最佳影片獎、第4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第29屆美國金球獎最佳最佳影片提名;該片不僅入選美國導演協會「80部最佳導演作品」榜單,還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十大科幻電影第四名」,而斯坦利·庫布里克則憑藉該片先後獲得紐約影評協會年度最佳導演獎、第4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第29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
1975年,擔任劇情片《巴里·林登》的導演、編劇、製作人;為了表現影片的古典主義風格,庫布里克借鑒了18世紀古典主義繪畫的風格,並且採用了慢速變焦的拍攝方式;該片入選美國導演協會評出的「80部最佳導演作品」以及BBC選出的「100部最偉大的美國電影」榜單;影片先後獲得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第33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影片提名、第21屆意大利大衛獎歐洲大衛獎,斯坦利·庫布里克憑藉該片獲得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第33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第29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導演獎。
1978年,開始拍攝恐怖片《閃靈》;他不僅首次嘗試使用斯坦尼康鏡頭,還將封閉式空間用於展現片中人物的心理空間;他在片中採用的寫實主義風格和拍攝手法對恐怖電影的發展產生了影響。1980年,該片正式上映以後取得了309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影片入選美國導演協會公布的「80部最佳導演作品」榜單,而斯坦利·庫布里克則憑藉該片獲得第8屆土星獎最佳導演提名。
1985年,擔任戰爭片《全金屬外殼》的導演、編劇、製作人,並採用全紀實手法拍攝該片;影片上映以後取得了380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並被英國電影雜誌《Total Film》選為「影史上最偉大的50部戰爭電影第8名」,而斯坦利·庫布里克則憑藉該片獲得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提名。
1996年年底,開始拍攝由湯姆·克魯斯、妮可·基德曼主演的懸疑片《大開眼戒》,影片獲得第25屆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提名、第56屆威尼斯電影節影評獎。1997年,獲得美國導演工會格里菲斯獎以及5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1999年3月7日,在英國赫特福德郡去世。2005年,被英國電影雜誌《Empire》選為「史上百位偉大導演第四位」。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 1951年 拳賽之日
- 1951年 飛翔的神父
- 1953年 恐懼與慾望
- 1953年 海員們
- 1955年 殺手之吻
- 1956年 殺手
- 1957年 光榮之路
- 1960年 斯巴達克斯
- 1962年 洛麗塔
- 1964年 奇愛博士
- 1968年 2001太空漫遊
- 1971年 發條橙子
- 1975年 巴里·林登
- 1980年 閃靈
- 1987年 全金屬外殼
- 1999年 大開眼戒
編劇作品
- 1951年 飛翔的神父
- 1953年 恐懼與慾望
- 1955年 殺手之吻
- 1956年 殺手
- 1957年 光榮之路
- 1960年 斯巴達克斯
- 1962年 洛麗塔
- 1964年 奇愛博士
- 1968年 2001太空漫遊
- 1971年 發條橙子
- 1975年 巴里·林登
- 1980年 閃靈
- 1987年 全金屬外殼
- 1999年 大開眼戒
製片作品
- 1951年 拳賽之日
- 1953年 恐懼與慾望
- 1955年 殺手之吻
- 1957年 光榮之路
- 1964年 奇愛博士
- 1968年 2001太空漫遊
- 1971年 發條橙
- 1975年 巴里·林登
- 1980年 閃靈
- 1987年 全金屬外殼
- 1999年 大開眼戒
參演電影
- 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盒子2008
- 斯坦利·庫布里克:電影人生2001
- 華納兄弟75周年1998
- 全金屬外殼1987
- 搏擊之日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