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電影, 歐美電影, 聊電影

黃亦強—古典油畫《巴里·林登》

電影:《巴里·林登》

導演:

編劇:

主要演員: / /帕特里克·馬基 /哈迪·克魯格 /史蒂文·伯克夫 /等等…

上映日期:1975-12-18

劇情簡介

愛爾蘭,Raymond Barry(瑞安·奧尼爾 Ryan O’Neal 飾)從小和母親寄居在舅舅家,後來愛上了他的表姐Nora。Nora的父親卻想把她許配給一個英格蘭將軍John Quin。於是Barry向Quin提出決鬥,決鬥中Barry射中了Quin,誤以為將他殺死了,匆忙逃離家鄉。路上他遭遇搶劫,走投無路只能加入英國軍隊。在軍隊中他才得知,其實Quin並沒有死。Barry從英軍中出逃,卻加入了普魯士軍。戰爭結束後他成了普魯士軍官Potzdorf的心腹,更讓他去監視一個在普魯士的愛爾蘭間諜。Barry卻和這個愛爾蘭騎士惺惺相惜,愛爾蘭騎士帶他出入賭場,收穫頗豐。Barry覺得自己應該找個有錢的女人,於是盯上了Lyndon爵士的夫人Lady Lyndon。Lyndon爵士病重身亡,一年後,Barry和Lady Lyndon結婚,也成了一名貴族,改名為Barry Lyndon。但Lyndon爵士和Lady Lyndon的兒子Bullingdon卻十分不喜歡Barry,Barry也預感到自己的未來將會毀於Bullingdon手中…..

獲得獎項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 (1976)
最佳影片(提名) 斯坦利·庫布里克
最佳導演(提名) 斯坦利·庫布里克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斯坦利·庫布里克
最佳攝影 John Alcott
最佳藝術指導 Vernon Dixon / Roy Walker / 肯·亞當
最佳服裝設計 Ulla-Britt Söderlund / 米蘭拉·坎農諾
Best Music, Scoring Original Song Score and/or Adaptation Leonard Rosenman

.

影評

2010-01-11 |

最近抽空斷斷續續地把《巴里·林登》又看了一遍,這是第四遍。
針對這部電影的褒揚與批評交叉在電影技術這一點上:服裝、道具、配樂、F0.7的鏡頭、燭光、油畫般的畫面……讚賞者說:牛逼!批評者說:形式主義!這種傾向與奧斯卡對庫布里克的評價一致。《2001太空漫遊》帶給他一個最佳技術獎,《巴里·林登》則是最佳服裝、道具、攝影和配樂。不論戛納,還是奧斯卡,他一生無緣導演編劇獎項。
當眾人把庫布里克看作一個偏執的細節控時,請想一想,擁有他那般心智的人,會拍一部華麗其外,空洞其里的片子嗎?
《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大開眼戒》都被鍍上了令人驚嘆的形式,但在它們的形式下面有着與之匹配的深厚內涵。用土裡土氣的語言說,是「藝術形式與創作內容的完美結合」。《巴里·林登》一樣,有一種大氣、無形,讓人一次次回味,而不感到膩歪的魅力,也就是庫布里克本人的魅力。
在《巴里·林登》均衡的田園構圖、復古的情調與極淺極柔和景深之下,庫布里克講了一個充滿哲理的故事,而且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人生哲理。羅素曾說,如果你覺得不快樂,就想想你在宇宙中是如此渺小的一個粒子,從生到滅,不過如此。我覺得這個心理建議不太可行,它非但不讓人釋懷,反而增加恐懼,因為人的恐懼正來自於對生命渺小的恐懼,害怕活了一輩子什麼都不是。庫布里克用電影語言講的哲理故事和羅素的話一個道理,但溫和許多,看了舒坦。
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的英國,一個一文不名的愛爾蘭小夥子瑞蒙德•巴瑞初戀受挫,遠走他鄉。在數年內,通過巧合、運氣與自身的魄力,他曲折地踏上了人生的頂峰,娶了一個漂亮的貴族寡婦,享有她的全部財產,還得到一個心愛的兒子。然而,他的人生好像一條拋物線,到達最大值便一路向下滑落,直到失去一切,回到起點。而他的一生和生命中的時間,卻再也回不去了。
在這個淺白又俗套的故事背後,是一個「人」的狀況:一個人與歷史的關係、世俗生活對他的價值、他生命的意義。片中有幾段旁白與字幕對這種「狀況」作了一點詮釋:
巴瑞所在的部隊渡過英吉利海峽,去和法國人打那場「七年戰爭」。當軍艦乘風破浪的時候,旁白說:
It would require a great philosopher and historian to explain the causes of the famous Seven Years War in which Europe was engaged and in which Barry』s regiment was now on its way to take part. Let it suffice to say, that England and Prussia were allies and at war against the French, the Swedes, the Russians and the Austrians.

開戰的時刻,旁白接著說:
Barry’s first taste of battle was only a skirmish against a small rearguard of Frenchmen who occupied an orchard beside a road down which, a few hours later, the English main force would wish to pass. Though this encounter is not recorded in any history books, it was memorable enough for those who took part…
It is well to dream of glorious war in a snug armchair at home, but it is a very different thing to see it first hand…

一場讓史學家爭論不休的戰爭,一次被後人遺忘的戰役,對於幾百年前身處戰場的巴瑞,卻意味着閃爍不明的命運,對於那些敲着鼓,頂着子彈倒下的士兵來說,則意味着一切的終結。
巴瑞幸運地躲過了子彈,之後,他像一個衝浪高手,在各種境遇中穿梭自如,名利雙收。巴瑞遠非完人,他是一個虛無的奮鬥者,在歷史中彷彿一粒灰塵,卻是一個偉大的父親:

Barry had his faults, but no one could say of him that he is not a good and tender father. He loved his son with blind partiality. He denied him nothing. It is impossible to convey what high hopes he had for the boy and he indulged in a thousand fond anticipations as to his future success and figure in the world. But Fate had determined that he should leave none of his race behind him, and that he should finish his life poor, lonely and childless.

但是,「命中注定,他的後代無法延續他生命的痕迹。」當他的年幼兒子墜馬重傷,躺在床上瀕死之際,巴瑞失聲痛哭。
終於,他為之傾注了所有的愛的兒子,也是他與這個永恆而無情的世界的唯一聯接,死了。
鏡頭突然切向他兒子的葬禮,送葬的隊伍,小巧的黑色棺材,配上牧師的悼詞和略帶憂傷的恢弘配樂。整部電影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鏡頭,我覺得,庫布里克的溫情盡在其中,雖然整部電影的視角冷峻而疏離。
巴瑞在最後的決鬥中失去一條小腿,再次離家遠行,成了一個孤獨、落魄的殘廢,一個失敗的賭徒,後來了無音訊。

片尾的字幕寫道:
It was in the reign of George III that the aforesaid personages lived and quarreled – good or bad, handsome or ugly, rich or poor – they are all equal now.

巴瑞的一生青澀過、勇猛過、糾結過、悲痛過……幾百年後看,都無所謂了。

這個俗套的人生故事講完了,與《知音》上的文章沒什麼本質的不同。也許,世上本沒有俗套,惡俗的人多了,便俗了起來。如果讓庫布里克用他的攝影、配樂、布景來講一個俗套的故事,就好聽極了。所以,不可低估了他。

庫布里克另一個被低估的地方是,許多人以為他是不計後果的藝術瘋子,不惜一切代價追求視覺效果。實際上,儘管《巴里·林登》當年的票房不理想,總的來說,他的電影賺了大錢(只說票房,不算DVD之類的衍生品)。《巴里·林登》里服飾精緻無比,但是,為了節約成本,許多遠景中的群眾演員穿的是紙做的衣服。

2007-10-11 |

Stanley Kubrick瘋狂的地方很多,對於這部片子,讓人覺得他是瘋子的地方是,主要角色全部服裝幾乎都是用當時的真實服裝拍攝的。

只要想一想從博物館把這些衣服借出來,保險、乾洗、縫補、再還回去的細節就讓人要頭疼。但是更頭疼的事情是,怎麼在那一堆一堆的衣服里找出一個統一的風格,在鏡頭之前顯得真實而不凌亂。即使有一個博物館的服裝讓人挑選,如果不是一個主意細節到極致的人,也會忽視這個時期的服裝在前10年或者後10年之間微妙的差別。除此之外,還有髮型和化裝。

瘋子總是格外敏銳的。這部悶騷的片子在節奏和尺度的把握上已然非常精到了,加上旁白那時不時冷嘲熱諷的腔調,猶如直接在看小說本身。

2007-02-02 |

很多人一說起大師,都會往深奧玄妙上走。其實真正的大師一點也不會故弄玄虛。他們的美妙是你完全能夠感受和理解的。

對這部只用自然光和燭光拍出油畫感覺的片子,視覺上當然是無可挑剔的,每一個鏡頭的起始和終止,機位都在它最應該在的地方,平靜的視角,讓你脫離了那些人物的悲傷、歡樂、榮耀、凄涼,站在一旁,去欣賞大命運的美。

不過如果只談畫面而不談音樂,這部片就失掉了一半靈魂。

我很驚訝音樂和鏡頭、節奏以及人物內心世界的默契。碟裡帶了原聲,可惜弄不下來,於是上網瘋狂尋了一整天,卻無意發現這樣一段記錄,庫布里克看過《西部往事》,對裏面先寫好音樂再拍電影的方法很欣賞,於是立刻實踐到自己的片里,拍攝現場都是一邊放着音樂一邊表演,聽着音樂來找機位,找演員的站位,找移動的節奏。。。

電影何以能被視為一門融合各種藝術形式的而體現價值的藝術,Barry Lyndon是很有力的例證之一。

2017-06-14 |

電影上映之後,獲得了美國影評人協會的高度評價,稱《巴里·林登》是最佳電影,而庫布里克再次被肯定為最佳導演。影片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配樂獎。影片頗具史詩風範,構圖和攝影非常講究,服裝和布景一絲不苟,而音樂的使用更是大膽創新,獨具一格。吳宇森擅長的用鴿子飛舞跟暴力形成反差的處理方法便可追溯到本片。影壇奇才斯坦利·庫伯力克以近乎完美的電影技術,將一個十八世紀的歐洲傳奇人物故事搬上銀幕。每個鏡頭都優雅得像幅古典油畫,結局更有一種歷盡人世滄桑的悲涼之感。全片長三小時,分上下兩卷,喜歡文藝片的觀眾不可錯過。

2017-06-12 |

鏡頭開始,最顯眼的石牆是死亡與湮滅的象徵:觀眾在石牆的這頭,角色們在石牆遙遠的那邊,石牆將現在和逝去的時光分開,我們遠遠審視,卻遙不可及。巴里·林登中的絕大部分鏡頭冷靜而流暢,緩慢而舒展地搖移,沒有激動的快速剪切和嘩眾取寵的繁瑣組織,自開場以來一以貫之的穩定。每一幀畫面都展現平衡與勻稱,畫框、衣箱、房間、車廂、廣場、籬笆、牆壁、長方形、正方形、邊界線與角落的垂直角度。景觀本身成為巧妙的幾何構成,花園、田野、樹林、灌木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個性在形成,戰鬥在醞釀,舞蹈在排演,一切都井井有條,按部就班。 這種。

我很好奇他為什麼要拍這麼一部片子。一個有關命運的片子。窮小子雷蒙·巴里不擇手段地變成偽貴族巴里·林登,最後又被趕出了上流社會。但他並沒有變回若干年的自己。而是從此以後,重複了他冒險生涯引路人巴里巴瑞勛爵的道路,成為歐洲大陸各國賭場中身份可疑的騙子,而且像勛爵瞎了一隻眼睛一樣,他失去了一條小腿。
還部片子的有趣之處,還在於它提到了人生的偶然性。在庫布里克那裡,彷彿人生並不是主動意志的選擇。雷蒙·巴里人生的幾個轉折點上,他都是偶然地走上了為他準備的道路:即便他離家逃亡的決定是自己造成的,因為他不想表妹嫁給軍官。但實際上,那隻不過是他的表兄們計劃好的陷阱,目的就是讓他離家出走,好促成妹妹這個可以帶來金錢的婚姻,隨後,他參加了英國軍隊,因為途中被強盜洗劫,沒錢去他想去的地方了;他與人打架,因為有人慫恿;他化妝逃跑,因為兩個同性戀軍官在河邊說話,被他偷聽到了;他加入普魯士軍隊,因為他偽裝的身份被揭穿了……然而,他也行使了一次自己的自由意志——在與繼子布林頓勛爵的決鬥中,他朝地面開槍,放棄了合法地殺死對方的機會。遺憾的是,這恰恰是對命運的最終臣服。

這部片子有3個小時,像緩慢但是折磨人的旅行。我有時候對這部片子失去了耐心,覺得它媽的幹嘛不節奏快一點,時間縮短點。還有一些場景,比如決鬥、發牌,簽字,重複地放了一遍又一遍,彷彿人生除此以外就沒有別的。這是一個空洞的上流社會,這是一個死氣沉沉的人生旅行。

2008-12-16 |

Kubrick嘗試過的每一種類型片都打上了自己的烙印,這部period film也不例外。比如,旁白的敘述彷彿命運之神充滿先知般睿智、但又不失調侃的幽幽宣判;對稱的構圖以及鏡頭拉伸的大規模應用;嚴謹完整的敘事結構,等等。

在鏡頭語言的運用上,我覺得他這次表現出了美國導演中少有的東方式的翩翩風度。故事是以一種旁觀者的視角展示的,人物常常在鏡頭的zoom out中丟失在幻燈片般的風景之中,個人的命運在自然的對照下顯得十分渺小,彷彿不值一提。特製的F0.7的鏡頭(那些燭光下的場景真夠breathtaking),讓所有的場景幾乎都丟失了景深,人物形象有如油畫,優雅、美妙而又虛幻、淺薄。本片的主角Ryan O’Neal也沒有表現出角色的深度,我們只能從表面上得知他是個溫柔、內斂、有勇氣的人,但對於他的內心世界、他何以作出種種舉動就不得而知了,很可能這也是導演刻意想要達到的效果。到了片尾,更以一句「They』re all equal now」終結了一切的恩怨。那麼Kubrick花了三個小時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呢?故事講述的方式也是導演人生觀的表達,我願意相信也許體現的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吧(後來的紀錄片A Life in Pictures也採用了Barry Lyndon配樂作為畫外音)。據說拍完本片後他就開始了隱居生活。

說到畫面,在我看過的一些同類題材影片如Braveheart、King Arthur、The Horseman On The Roof中,本片中的歐洲風光是最讓我着迷的——全部採用實地自然光/燭光取景,將18世界的歐洲社會全景再現。我覺得這可以作為一部美不勝收的、純粹的銀幕視聽盛宴來對待。一定要收藏一個好的DVD版本。

還需要提一下本片中相對而言比較「常規」的配樂。除了愛爾蘭的提琴、風笛和軍樂之外,佔主導的是由Leonard Rosenman改編並指揮的Kubrick摯愛的古典音樂——包括巴赫、維瓦爾第、莫扎特、舒伯特,以及那首來自亨德爾的主題曲Sarabande,在片中配合主角的命運以弦樂、大鍵琴、定音鼓的形式反覆出現。這張原聲也是Kubrick電影中唯一收穫奧斯卡的作品,而這位音樂人就在3月6日在美國以83歲高齡謝世,R.I.P.

2017-06-30 |

《巴里·林登》自從於1975年發行之後就被冠以史詩作品的榮譽,一些庫布里克的影迷甚至認為該片是他作為導演和作者的巔峰之作。從很多地方來看,它都算得上是庫布里克最後的傑作

《巴里·林登》不太像是那種一開始或者一直以來就能受人關注的電影,更多時候還需要有觀眾去發掘它。庫布里克創作本片的劇本時,主要是根據英國著名小說家威廉·梅克匹斯·薩克雷小說《巴里·林登的遭遇》重新發表的

將一個十八世紀的歐洲傳奇人物故事搬上銀幕。每個鏡頭都優雅得像幅古典油畫,結局更有一種歷盡人世滄桑的悲涼之感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