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電影, 聊電影

黃亦強—憂鬱的藍《碧海藍天》

黃亦強—憂鬱的藍《碧海藍天》

電影:《碧海藍天》

導演:

編劇:

主要演員:讓-馬克·巴爾 /讓·雷諾 /羅姍娜·阿奎特 /等等…

上映日期:1988-05-11(法國)

劇情簡介

傑克(讓-馬克•巴爾 Jean-Marc Barr)在希臘海邊長大,雖然小時候眼看着爸爸死於一次潛水事故,卻沒有削減傑克對大海的熱愛。當傑克的朋友恩佐(讓·雷諾 Jean Reno飾)找到他,勸說他參加潛水冠軍大賽時,傑克答應了,在比賽中成績突出勇奪冠軍,並且得到了喬安娜(羅姍娜•阿奎特 Rosanna Arquette飾)的愛。兩人打得火熱,傑克卻意識到他放不下、離不開大海。
  意外發生了。好友恩佐在潛水中不幸喪生,傑克把恩佐的屍首放入大海當中,傑克的心中非常迷亂,他覺得自己不再屬於人類社會,只想潛進深海,像海豚一樣陪伴大海一生。儘管傳來了喬安娜懷孕的消息,傑克深情的看了看愛人,轉身投入了大海的懷抱。

獲得獎項

1989年法國凱撒獎
最佳音樂 Éric Serra
最佳音效 Pierre Befve, Gérard Lamps, François Groult
最佳電影 呂克·貝松 Luc Besson (提名)
最佳演員 讓-馬克·巴爾(提名)
最佳配角 讓·雷諾(提名)
最佳導演 呂克·貝松 Luc Besson(提名)
最佳攝影(提名) Carlo Varini
最佳海報(提名)

.

影評

2008-06-09 |

突如其來一場雨水和一部電影讓這個燥熱的江城夏日變得清涼。
這部電影叫做《碧海藍天》。
2008年6月8日,在武大櫻頂的戈雅咖啡廳里,我又一次重溫了這部電影。
咖啡廳外面的雨水聲鳥叫聲與電影里的海浪聲海豚音交相輝映。
全世界彷彿都在水裡遊走,電影帶我離開一切喧嘩,瞬間心靜如水。
「電影,不過是一片阿司匹林」。我越來越堅信了呂克.貝松這句話。
那些宛然若素的純美瞬間,倏然怒放的狂熱情感,總在不經意間治療着熒幕前靜默的觀眾。

從希臘的白色房子到秘魯的冰川,從曼哈頓的公寓到西西里的海岸。我們追隨着電影的腳步開始旅行,電影中喬安娜同樣追隨着雅克的腳步四處遊走。
在秘魯那片白色冰原上,喬安娜對雅克一見鍾情,因為雅克的眼睛,清澈而寧靜,像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片海。冰雪的寒冷蓋不住愛情的熾熱,喬安娜收藏了雅克的心跳,帶回紐約,把每一個思念和抱怨都說給朋友聽,當愛情剛剛到來的時候,那些惆悵和憂傷都純粹得透明。

不久之後,喬安娜為了尋找童話中的王子來到西西里,度過了他們最美的時光。

喬安娜給雅克電話,讓他講個故事吧。
雅克說「你知道怎麼才會遇見美人魚嗎?要游到海底,那裡的海更藍,在那裡藍天變成了回憶,躺在寂靜中,你決定留在那裡,抱着必死的決心,美人魚才會出現。她們來問候你,考驗你的愛。如果你的愛夠真誠,夠純潔,她們就會接受你,然後永遠地帶你走……」
這是一個童話,雅克卻固執的堅信着,堅信他本就是來自於海,堅信尋找美人魚是他的宿命。
但在喬安娜看來,那片表面蔚藍的大海的深處卻是無盡的冰冷和黑暗。
喬安娜說她害怕看雅克看海的眼神。或許她從眼神里看到了雅克對海的痴狂,頓生嫉妒。
雅克說在潛到深海里的時候找不到讓自己浮上來的理由。這應該是喬安娜可以讓自己離開的理由,但愛情讓她自欺欺人,作繭自縛,她為這男人放棄了所有的一切,得到的卻是深深的傷害。

當喬安娜疲憊的跳進海里,聲嘶力竭的呼喊着「Let』s talk about my world。My world is you。I love you。I want to live with you。I want to have a baby with you。I want to have a house with you。A car with you。A dog with you。You know?Jacques,I think I might be pregnant。」 此時西西里的海水此時藍成了一種絕望,喬安娜羸弱的吶喊也漸漸隱沒于海的浩大之中。

因為愛你,我將真心付給了你,將悲傷留給我自己。
因為愛你,我將生命付給了你,將孤獨留給我自己。
因為愛你,我將春天付給了你,將冬天留給我自己。
因為愛你,我將你的背影留給我自己,卻將自己給了你。

「The end you did it alone。」西班牙女人告訴喬安娜說。
原來愛情的結局都是殊途同歸。
不管多麼長久的擁抱還是會分開,冥冥之中註定孤獨。

「Go. Go and see, my love。」
這是影片的最後一句台詞。
喬安娜最終還是放開了手,她明白了雅克最終不是屬於她的,這是命運,無法逆轉。
而奄奄一息的雅克在夢中聽到的是來自大海深處的召喚,他像被催眠般潛入深海,頃刻間,如回到了母親的羊水裡一樣安寧而幸福。

王小波說:「我愛你愛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像一個人手裡一隻鴿子飛走了,他從心裏祝福那鴿子的飛翔。」

風箏需要風,海豚需要海。
因為愛你,我會用我的深深眷戀,成全你的碧海藍天。

2007-12-09 |

題記:喜歡呂克•貝松是從《殺手LEON》和這部《the big blue》開始。而後但凡他的片子都要搜了來看。而我想說的。這是他拍得最好的兩部片子。

請相信我。愛其實很純粹。就像蔚藍的海。他可以讓你安靜塌實下來,沉溺其中。不再動蕩不安。Jacques的悲傷卻是清澈透明的。純潔得一眼就能看透。

我承認,看電影的時候,我是注重細節的人。越是微小別人越不容易記住的鏡頭我越發仔細。

記憶里最深刻的鏡頭是Jacques附趴在岸邊看海豚的眼神和笑容。他的眼睛像一塊灰色透明的水晶,不含任何雜質。像陰霾里灑落的一地陽光,突然就那麼完全純潔的綻放開來。
卻也暗自難過。他純潔得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純潔得不知愛恨冷暖,純潔得只看得見自己。

秘魯的冰川。冰雪漫天。Johana隔着玻璃看Jacques潛入海底。他的心跳對她觸手可及。她掉在他的眼睛裏,卸了女孩的羞怯急急的跑了過去給他一杯熱咖啡
她在離開的時候帶了一張他的心跳打印條回紐約。兀自快樂和思念。

「You eat all the ice cream。.」她在她紐約的廉價公寓里輕微的對着女友抱怨。還沒得到愛情的女子。她在那一刻還是個充滿憧憬和期望的快樂女孩。笑容甜蜜滿足。

她為了他追隨到西西里。失去工作。她裹着單薄的毛衣,在寒冷的冬夜裡無助的給他打去電話:「 I have my job. I have my work. I have my life。」
這個為了愛而卸掉了所有鋒利的女子。心理突然狠狠的難過起來。她放棄所有拋棄一切只為奔赴他而去。奔赴一段未知的感情和一個未知的男人。而誰有知道,這一段感情帶來的究竟是甜蜜美好還是無窮的傷害?這需要多大的勇氣。也罷。但凡愛着的女子我想都是有着這樣些許的不顧一切。

我想。西西里的時光應該是她一生最美妙的時刻。
愛琴海熱烈的陽光灼傷了眼睛。當那個全身穿着艷俗粉色緊身裙的濃妝女子最後對着Johana 說:「The end you did it alone。我在這一瞬間突然原諒他的媚俗,並開始接受她誇張的打扮和晃蕩的魚形耳環。
我想。這也應該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The end you did it alone。
最後,我們終究還是要一個人獨自來過。我們誰都不會是誰的誰。

你看。Johana無力的跳進海里。聲嘶力竭。「Let』s talk about my world。My world is you。I love you。I want to live with you。I want to have a baby with you。I want to have a house with you。A car with you。A dog with you。You know?Jacques,I think I might be pregnant。」
而Jacques自顧潛入海里消失不見。
沒有人可以進入他的內心。即便靠得最親近的女人。

甲板上的深夜裡。Johana衣着單薄。她無助絕望的跪倒在地上,對水中的愛人Jacques說:go,go and see,my love……

Jacques潛下深海。終於放開握着繩索的手,追隨海豚而去。看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忍不住把臉垂下來俯在膝蓋失聲哭泣。
你怎可為了你夢捨棄你未出生的孩子和這個千里奔赴你為你付出一切的女人?
你怎可為了找到你的靈魂歸宿而自私躲避放棄這個世界?

其實整部電影最喜歡的還是讓•雷諾演的恩佐。呂克•貝松的御用演員。一直都很迷戀這個大鬍子的男人。混合了男人所有的氣息。
恩佐是個積極的男人。狂野自信行事粗魯。玩世不恭里卻有着對朋友的忠誠和愛護。從童年時期的一枚硬幣開始。恩佐的爭取,而Jacques則選擇了放棄。童年的昭示預示着未來。恩佐一直都是個征服者。即便最後他死在海里,他也還是個征服者。

而整部電影很值得一說的便是他的配樂。真的很棒。像是一場人與海的纏綿曖昧。遐想和魅力無限。把海的吸引展現到了極至。

其實更多的時候我想只用單純的眼睛看這部電影。與所有的愛恨慾望無關。

有多少人,可以拋開一切世俗慾望?
有多少人,可以一直堅持最初的理想?
又有多少人,是終於最真實的自己?

2008-07-25 |

一次和位朋友聚餐,我說我很喜歡呂克·貝松,
他指指電視里TF1正在播放的一個訪談節目「他就是呂克·貝松」
一個大腹便便的大餅臉老頭。

我和大多數國人一樣第一次接觸呂克·貝松和讓·雷諾,
就是這部90年代上海電影譯制配音的「碧海情深」。
好多年過去了,自己也長大了。它法語原名Le Grand Bleu其實更貼切
法國人有多喜歡藍色呢?法國人覺得自己是Les bleu,他們驕傲的足球隊就叫Les bleu
法國國旗的顏色藍、白、紅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
法國人骨髓里無可救藥的浪漫,把象徵藍色的自由放在第一位,
但是如果你看過著名的法國電影”藍白紅—三色曲”就能體會「自由」決不只是一個
充滿享受的詞,一個人享受多大的自由就必須承受多大的孤獨甚至痛苦
偉大的藍,它是既代表自由也是象徵孤獨和憂鬱的雙刃劍,
孤獨與自由,只是藍色的深與淺

“碧海藍天”它不是一部寫給愛情的電影,
他是呂克·貝松剛當上父親,獻給自己女兒的一篇回憶,它更像是一篇散文
「你知道怎麼才會遇見美人魚嗎?
要游到海底,那裡的海更藍,在那裡藍天變成了回憶,
躺在寂靜中,你決定留在那裡,
抱着必死的決心,美人魚才會出現。她們來問候你,考驗你的愛。
如果你的愛夠真誠,夠純潔,她們就會接受你,然後永遠地帶你走……」

對喬安娜來說這是個童話,對雅克來說這是他活下去的信念
Les Grand bleu是比生命,甚至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
男人追求的是他的理想世界,女人的理想世界就是她的男人
我們彼此擁抱,卻又彼此孤獨
能夠交換的,也許僅僅是彼此胸膛的溫度
生命中注定了我們會相愛,宿命又決定我們只能享受孤單地自由

雅克每次潛入海底,他壓根就不關心打破什麼世界紀錄
深藍的海底才是他的世界,他童年的記憶,他的的父親,他最好的朋友雷諾
還有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條美人魚
都在冰冷的藍色里等着他,他只是回到他真正家,越來越深…
永恆的藍色,孤獨的自由,註定它是只有一個人的世界
而在灰色的現實世界裏,我們都是全世界最孤單的海豚

影片結尾,雅克的夢中的美人魚真的來了,
也許我們和雅克一樣,生命中會有某個脆弱的瞬間,在那片深深的藍色里
有一隻孤獨的海豚用天使一樣的聲音呼喚你「嘿,我帶你去屬於你的世界吧」
你會不會像雅克一樣丟開潛水艙,跟着它離去呢?
我們多數人不會做跟雅克一樣的選擇
珍惜現在,為我們身邊的人留下來,我們都在長大
當然偶爾在夢中,那隻孤獨的海豚會時不時游來,於是抱緊你身邊的人吧
C’est la vie ,l’amour ne sont pas tout

2007-11-22 |

有諺云:「沒有三句話講不完的故事。」可要是有人問我《碧海情深》說了什麼,我卻欲言又止。

這部片子說了什麼呢?兩個男人的友誼、男女之愛、人與自然……這些隨手灑落的題材隨便撿起一個,都能成為另外一部電影濃墨重彩的主題。但在這部電影裏面,有的只是飽滿的情緒和支離破碎的情節。按理來說,這種電影會很難看,因為它太「靜」了,沒有火爆的動作場面,主角們又都沉默寡言:讓.雷諾扮演的恩佐是台詞最多的角色,但以他一貫的表演風格,你不能指望一部電影里的冷麵殺手到了另一部電影里就向郭德鋼看齊;另外一個男主角雅克.馬約爾不是在潛水,就在去潛水的路上;不在潛水的路上,就對牢女主角和海豚羞澀地微笑,而女主角呢?當然是和他含情脈脈地對視。除了他們,電影里還有很多海豚演員,但很顯然,它們同樣屬於「沉默的大多數」。但是,當飽滿的情緒隨着蔚藍色的海水傾瀉而出的時候,語言就是最多余的東西。

影片的開頭是在希臘的某個小島,還是孩子的恩佐和雅克為了打撈一枚硬幣而相識,小小的恩佐是個孩子頭,很有黑社會大哥的風範。而雅克則是一個待在魚身邊比待在人身邊多的小個子。他的父親以潛水為生,很不幸,他和恩佐的友誼開始後不久,兩個孩子同時見證了海的莫測與殘忍。時光荏苒,長大後的恩佐成為了世界自由潛水冠軍。他自負、傲慢,相信自己是海的兒子,水下世界的主宰;但他知道,只有一個人能挑戰他,那個人就是他的兒時夥伴——雅克.馬約爾。他要找到他,和他在大海的懷抱里一爭長短。

此時的雅克在協助勞倫斯教授研究自由潛水對人體的影響。在秘魯,他邂逅了美麗的喬安娜。如果世界上真有一見鍾情,那麼這就算是吧。白雪皚皚的雪山,冰封的高山湖泊(這一點其實不通,潛水為什麼要去雪山??但是,管它呢!),身穿鮮紅色潛水服的雅克。喬安娜看不到他,他沉在冰封的湖底,但他的心跳對她來說觸手可及。然而,邂逅意味着離別,兩個人甚至還沒說上幾句話就不得不分開了。

恩佐找到了雅克,邀請他參加在西西里舉行的自由潛水錦標賽,情愫暗生的喬安娜聞訊來到西西里與雅克相見。兩個男人因為她的緣故在賽場外就較上了勁:在游泳池裡比賽憋氣,打了個平手,卻差點雙雙淹死。想想看,世界潛水冠軍在游泳池裡淹死!女人的力量是強大的,信焉!恩佐警告喬安娜:雅克來自另外一個世界。雅克打開錢包讓喬安娜看他親人的照片,喬安娜看到的卻是一隻海豚。

第二天,醫生阻止恩佐參賽,認為宿酒未醒的他不適合潛水。驕傲的恩佐在下潛之前說到:「這片海是我的,我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潛水,什麼時候不行。」 此時,雅克帶着喬安娜去看望他的海豚朋友,等他回到旅館,聽到的是恩佐刷新了世界記錄的消息。在恩佐的慶祝晚會後,三個人悄悄遛出去把一隻海豚放歸大海。雅克快樂地和它在一起嬉戲,喬安娜,你不明白嗎?那才是這個男人一生的至愛!

恩佐的冠軍只當了一天,西西里的這片大海更垂青雅克,在這一天,他成為了新的世界冠軍。當晚,他和喬安娜纏綿過後,波光鱗鱗的海面上划出了一條美麗的弧線,那是被他放歸的海豚!雅克情不自禁的跳入海中和它一起暢遊,被冷落的喬安娜第一次發現,也許她並不是雅克的唯一,她負氣離開了雅克。

雅克對喬安娜的出走不知所措,原來他的世界只有海洋,現在多了一個。有喬安娜,很好;但是有喬安娜而沒有蔚藍色的孤獨,不可以。
喬安娜回到了紐約,忍不住對雅克的思念,給他打電話。雅克告訴她美人魚的故事:「在海底,藍天已經變成了回憶。你就躺在寂靜里,默默地等待,決心為她們而死。只有這樣,她們才會出現。她們靠近你,問候你,考驗你對她們的愛。如果你的愛夠真誠,夠純潔,她們便會和你在一起,把你帶走,永遠。」喬安娜的心再次被雅克融化,她拋開了自己的世界,追隨雅克來到了海的懷抱。

另一次自由潛水錦標賽,同樣是恩佐和雅克的競技場。恩佐決心打敗雅克,他把雅克保持的世界記錄(360英尺)提高到了380英尺,這幾乎是自由潛水的極限。但是,雅克在生活中是恩佐的好兄弟,在大海中,他是一個極為可怕的對手,甚至可以說,在海中,他就是一條魚!400英尺的深度,4分50秒的水下停留時間,還有什麼是他做不到的?恩佐沉默了,他不相信大海永遠對雅克擁抱得更緊。

希臘,他們兒時的家。彷彿是冥冥中的輪迴,他們又回到了出發的這片大海。這一次,他們要爭奪的不是一枚硬幣,而是波塞冬的恩寵,看誰是他最疼愛的兒子?

喬安娜懷孕了,她興緻勃勃地告訴雅克這個消息。但她沒有料到,她的世界是雅克,而雅克的世界是海,是無邊的蔚藍和孤寂。
勞倫斯博士趕到比賽的現場想要阻止比賽繼續,根據他的研究,如果有人妄圖打破雅克的記錄,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恩佐平靜地聽完雅克告訴他這個消息,他相信雅克不會騙他,但還是深吸一口氣,下潛。為了什麼?打敗雅克還是尋找傳說中的人魚?或者只是拒絕不了那種被海擁抱的誘惑?沒有人知道。當他再次浮上海面,他已經奄奄一息。但他對雅克說:「你說得對……那裡是一個更好的世界……求求你……再送我下去。」悲痛欲絕的雅克帶着他沉到海底,在那裡,人魚帶走了恩佐,也切斷了他對陸地的最後一絲留戀。

在漆黑的夜裡,喬安娜痛苦地哭喊:「那裡又黑又冷,什麼都沒有!看看我,我是真實存在的!我愛你,我懷孕了!」雅克最後看了一眼喬安娜,將下潛馬達的繩子交到她的手裡。他要她送他走,用愛人的手將他交到終生摯愛的懷抱里。

幽暗的海底里,一隻海豚如約而至,雅克的身影終於隨着它融化在了深邃的蔚藍里。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喜歡把這部片子與登山的電影並列。相比較一些僅僅以戶外為背景而展開的動作片、愛情片和災難片,我覺得這部電影反倒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戶外電影。

高山與大海是這個孤獨星球的兩極,美麗而殘忍,同時也是最吸引人類挑戰和探索的領域。他們就像一面鏡子中映出的虛像和實像,折射出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當你問一個人為什麼登山,他十有八九會說:「因為山在那裡。」如果有人問恩佐為什麼去潛水,我想把「山」換成「海」,可能就是他現成的答案。

當喬安娜問雅克,潛水難不難?雅克注視着清澈的海面,說到:「其實最難的是在下面,我必須找個理由讓自己浮上來。」我想,把這句話換成一個登山者,沐浴着燦爛的陽光(也許太燦爛了一點),微笑着說:「其實,最難的是我必須找個理由讓自己下來。」恐怕很多人都會頻頻頷首,心有戚戚焉。

前段時間看《國家地理》雜誌,主編單之薔談到他對登山魅力的理解,就是「突破生物圈」。可是,人為什麼要追求這種突破?在8000米的高空和200米深的海底,有什麼這麼吸引他們?

在這兩個地方,稀薄的空氣和緻密的海水把一個人完全隔絕。陸地上可以依賴的群體不存在了,千絲萬縷的社會關係,愛情,親情,友情,利益,統統被自然斬斷,只餘下無涯的孤獨。

人類害怕孤獨,在潛意識裡,回歸母體才是最美好的狀態。但人只要一出生就註定孤獨,哪怕他找到了自己的那根肋骨。

在影片中,恩佐的女友曾經勸喬安娜生一個孩子,她說:「反正到最後,你都會是一個人。」但是,孩子的陪伴並不能解除孤獨。雅克和恩佐都知道,在深深的海底,那是一個更好的世界。

在法語中,「大海」與「母親」諧音。懸於深海就會找到子宮中的感覺:溫暖,無憂無慮,無窮的未知和無盡的可能,是一片天真爛漫的混沌,無我,無他。

當海水隔絕了一切外界的牽絆,單獨的個體在絕對的孤獨中重新歸於混沌。在混沌中,人與自然母親不再是互相分離的個體,自然接納了你,你回到了孕育這個星球的起源,成為了這個星球永恆的一個部分。人類只有在自然的懷裡才能徹底拋開深入骨髓的孤獨,所以,無論是8000米的高空還是200米的深海,我們只不過在一次次地嘗試舊夢重溫。

2005-09-15 |

「那一抹令人心醉的藍色,誘惑你無限的下潛,終於,你看到了夢中的美人魚,而潔白的海豚只為你歌唱。」這是我看完呂克.貝松的《碧海藍天》後隨手寫下的感受,這部片子給我留下的久久回味的感覺就是那抹藍色,那一抹令人沉醉的藍色,那在藍色中跳躍高歌的海豚,那大海里白色的精靈。

雅克,一個帶着陽光笑容卻又有些憂鬱的男孩,一個失去了母愛又失去了父親的不幸男孩,一個把海豚視為親人和摯愛的感性男孩,一個永遠不能脫離大海的男孩。影片以一幅黑白的畫面開始,影片的兩位主角雅克和恩佐為一枚硬幣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恩佐爭強好勝的要得到那枚硬幣,而雅克放棄了硬幣,這也預示了他們以後的命運。雅克眼睜睜的看着他唯一的親人,他的父親潛入水中而永遠的留在了海底,但這沒有阻擋他對大海的熱愛,他繼續着與大海,與海豚的親昵,過着與世無爭的生活。恩佐則走向了向大海的征服之路,他要征服更深的海洋,他不斷的下潛,不斷的在不同深度留下他勝利的刻度。終於,兩個孩時的玩伴重新相聚,已成「寂寞高手」的恩佐渴望與他心中另一個可以征服更深大海的強者雅克較量。而此時,他們更像一對要好的朋友,只有他們見過更深的大海,只有他們才能體會大海奧秘。但是,雅克對有更深的依戀,他是寂寞的,但在他最寂寞的時候,大海包容了他,海豚與他做伴。他更視大海為生命,失去了大海,他就無從生存,所以在最後他也要拖着疲憊的身軀游向傳說中人魚棲息的深海,那是他的真正的家,真正的歸宿。

對一個女人來說,愛上一個單純的,浪漫的男人是一種幸福嗎?喬安娜的經歷似乎告訴我們這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痛苦。雅克是單純的,他與純凈的大海,潔白的海豚為伴,片中當他將一條海豚救入海中後,他與海豚在水中嬉戲的場景令人動容。他是浪漫的,但是他不是刻意的浪漫,只是一個與海豚嬉戲的大男孩讓我們認為是一個浪漫的人,在藍色的海洋里,人與海豚的交響讓我們認為是一幅浪漫的場景。我想,喬安娜也一定認為雅克是一個單純,善良,浪漫的大男孩。她愛上了他,一個紐約城市中的女孩愛上了一個與大自然水乳交融的男孩,一個住在廉價公寓的女孩愛上了一個生活在無限大海的男孩。這樣的愛情是浪漫的,是領觀者會發出會心微笑的愛情,我是多麼希望他們能快樂的相愛下去。但是雅克屬於那片海洋,海豚是他摯愛的戀人,所以當他在和喬安娜熱戀時,也經不住大海中海豚的召喚,與那迷人的精靈在大海中親密一晚。看到這裡時,我已經明白了大海對於雅克是多麼的重要,直到最後,當雅克發瘋般的不顧喬安娜的阻攔要奔向大海時,當喬安娜告訴雅克她已經懷上了他的孩子時,我以為,或許至少為了孩子雅克會回頭,可是不,那抹藍色對他的誘惑實在太大了,他執着的要下潛,潛入那給過他安慰與平靜的大海,最後當喬安娜隨着一句「去吧,我的愛」,任雅克潛入他夢想的海洋時,我原諒了雅克對喬安娜的殘忍。是的,當這部電影看到結尾處,誰能不對那片大海沉醉,誰能不對那人與海豚嬉戲的場面感動,誰能不想隨雅克一起潛入深深的海底去尋找那夢中的美人魚,而那些海豚不就是令雅克着迷的人魚嗎?雅克是個夢想家,想為他的夢想找個家,而這個家就在那深深的海底。

雅克和喬安娜之間的愛情給人留下了淡淡的憂傷,而雅克和恩佐之間則體現出了男人間那種不直白細膩卻動人心魄的友情。雅克和恩佐無疑是一對之音,作為片中最接近大海的人,只有他們可以體會大海深處的無窮美麗和難擋的誘惑。由讓.雷諾扮演的恩佐仍然充滿了魅力,那磁性的聲音體現除了與雅克不同的成熟,他好強又玩世不恭,他執着的奔向一個又一個深度的海底,去征服,然後享受征服的快感。最後,他潛入了死亡的深度,但是當他死前還不忘那深海,他對雅克說「你說得對,在海底深處,是個更美好的世界」,最終雅克把他放回水中,帶入了那個美好的世界,因為只有他能理解那個世界究竟有多麼美好,值得一個人用生命去追逐。當躺在病床上時,雅克產生了幻覺,他看到了無數的海豚在海中遊動,伴隨着片中那美妙的音樂,一個美好的海中世界向我展現。此時,那幻覺中的海豚彷彿在向雅克召喚他回到那他屬於的地方,回到他的家,那些遊動的海豚中或許有一隻就是恩佐的化身,在向他描述着美麗的海世界。終於,他回到了大海,在那片海底,一隻海豚向他游來,那是恩佐嗎?在深海中,他游向了那隻海豚,離開了世俗的世界去與海豚共游。

這是部太美的影片,那藍色,那海洋,那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都向我展現着世界的美好。我們都需要一片海洋,一片可以讓我們沉醉其中,撫慰心中的憂傷和憤恨的那一抹藍色。我愛那片海,我愛那抹難,我找尋着我的海洋,願令人心醉沉靜的藍色遍布我的世界。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