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電影, 歐美電影

黃亦強:《罪惡之家》

此資料由整理發佈

電影:罪惡之家 

導演:艾斯林·沃什/

編劇:約翰·博因頓·普里斯特利 /海倫·埃德蒙森 /

主要演員:蘇菲·蘭道爾 /大衛·休里斯  /米蘭達·理查森 /肯·斯托特 /芬恩·科爾  /克洛伊·皮里 /凱爾·索列爾 /露西·坎貝爾 /

上映日期:2015年9月13日

劇情簡介

 亞瑟·伯靈(肯·斯托特飾)是一位成功的資本家,在不久之後即將加官進爵。希拉(克洛伊·皮里飾)是亞瑟的女兒,這位單純善良的千金小姐在家宴中接受了男友傑拉德(凱爾·索列爾飾)的求婚,兩人喜結連理,亞瑟·伯靈和妻子SybilBirling(米蘭達·理查森飾)對這門親事顯然十分滿意,而希拉的弟弟艾瑞克(芬恩·科爾飾)卻顯得並不怎麼高興。就在一家人歡聚一堂之時,一位不速之客的到來讓五人倍感警惕。來人自稱警局的探長(大衛·休里斯飾),前來為一起女工自殺的案件調查取證,而這位名為伊娃(蘇菲·蘭道爾飾)的女工曾經在亞瑟·伯靈手下的工廠里干過活,並且因為領導罷工而被亞瑟開除。亞瑟並不認為自己應該為伊娃的死負什麼責任,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眾人漸漸發現,在這間狹小的房間里,無論是有意或無心,每一個人都是罪人。


獲得獎項

第6屆豆瓣電影鑫像獎  (2016)

  • 鑫豆單元 最佳影片(外語)(提名)
  • 鑫豆單元 最佳驚悚/懸疑片(提名)

,第2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  (2015)

  • 評分最高的外語電影(提名)
  • 評分最高的歐洲電影(提名)

影評

2016-02-15 |

看完才知道是話劇改編,所以就把空間封閉感扣的分加回來吧,至於巧合太多太生硬也可算情有可原。與其說本片揭露人性醜陋,不如說抨擊資產階級,看觀眾用什麼角度看了。我個人認為資本家利益至上不過分,認為男女各取所取不過分,認為慈善機構按照規矩辦事不過分,所以資本家、女婿和夫人只錯在第一次反轉後的得意忘形。最錯的反而是有良心的女兒和兒子,這兩個人錯在幼稚任性和懦弱沒責任心。如果說資本家就應該不顧商業利益,認為慈善機構應該隨便施捨,那才是道德綁架。將女工的凄慘歸咎給這一家子的任何一個人其實都不客觀,她的悲劇更多源於整個社會,也源於階級矛盾。

2015-09-22 |

先說句BBC這版An Inspector Calls改編的播出日期選的真好:2015年是原劇首演70周年(1945在蘇聯,1946在英國),9.13則是作者J.B. Priestley的誕辰(1894.9.13)。

這部電視電影是BBC推出的season of classic 20th-century literature系列第2部,其餘三部分別是查泰來夫人的情人,The Go-between, Cider with Rosie。目前還沒有播完,大膽預測下這部將是4部中最受好評的一本戲。儘管如今我看劇更加挑剔,會留意畫面主角說話時背景里一眾人物各自在做什麼,這部戲在這一點上也十分出色,每個角色的面部微表情,身體小動作,幾乎無懈可擊。除了三位老戲骨,幾位年輕演員的表演也深得我心,特別是女兒,她之前主演的蘇格蘭文藝片Shell我就很喜歡,不過那部是個悶片,情節台詞都很簡單;這部里角色情感變化更豐富,才發現這姑娘表現力不錯。還有Eva的演員,看得齣戲路很寬。

編劇Helen Edmundson是拿過許多獎的編劇,我很喜歡她這一版做出的改動。沒有看過其他版本改編,在此只與原作具體做個比較。

首先是台詞精簡了許多,整部劇顯得更加流暢。這當然一部分得益於影視作品比起舞台劇天然的優勢,許多情節可以用畫面來直接展示給觀眾,不必藉由角色口述。另外再減掉多餘的對白,對情節點到為止,不多做解釋。含蓄,然而觀眾也一看就懂。比如提到Daisy Renton這個化名時Gerald立刻有所反應,Sheila發現了他的異常並猜到發生了什麼,然後爭執了幾句就切入正題。原作中則是這樣的:
GERALD (pulling himself together) D’you mind if I give myself a drink, Sheila?
SHEILA merely nods, still staring at him, and he goes across to the tantalus on the sideboard for a whisky.
INSPECTOR Where is your father, Miss Birling?
SHEILA He went into the drawing-room, to tell my mother what was happening here. Eric, take the Inspector along to the drawing-room.
As ERIC moves, the INSPECTOR looks from SHEILA to GERALD, then goes out with ERIC.
Well, Gerald?
GERALD (trying to smile) Well what, Sheila?
SHEILA How did you come to know this girl — Eva Smith?
GERALD I didn’t.
SHEILA Daisy Renton then — it’s the same thing.
GERALD Why should I have known her?
SHEILA Oh don’t be stupid. We haven’t much time. You gave yourself away as soon as he mentioned her other name.
GERALD All right. I knew her. Let’s leave it at that.
SHEILA We can’t leave it at that.
GERALD (approaching her) Now listen, darling —
SHEILA No, that’s no use. You not only knew her but you knew her very well. Otherwise, you wouldn’t look so guilty about it. When did you first get to know her?
He does not reply.
Was it after she left Milwards? When she changed her name, as he said, and began to lead a different sort of life? Were you seeing her last spring and summer, during that time when you hardly came near me and said you were so busy? Were you?
繼續短暫爭論之後第一幕結束。第二幕岳母加入,再度反覆爭論,主題一則是繼續解釋Gerald是如何露餡的,二則是勸說母親不要掙扎,督查對他們的底細一清二楚。比起電視劇中寥寥幾句台詞,顯得有些多餘。類似的改動還有不少,對比之下我更喜歡這版的節奏。

這一版最大的改動,是關於Goole的身份。

原作里相關的暗示,一個是Goole這個名字本身,音同ghoul,有鬼魂的意思(偏貶義);另外就是他預知未來的能力。因此關於Goole身份一直以來有諸多解讀:鬼魂,時間旅行者,上帝,上帝的使者等等。
而這一版的傾向則十分明顯,加入了開篇和尾聲時兩段關於上帝的對話,還有Eva死前他不為人知的陪伴,Birling一家甚至討論出Goold這個名字,這都是原作里完全沒有的情節(編劇也是膽大,這個話題畢竟容易踩到一部分人的雷區,沒準還要連帶出類似預定論vs自由意志之類多數人都難以理解的矛盾話題。)這些改編與原作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劣好壞的差別,但我個人更喜歡這個設定,覺得更加make sense。而blood, fire and anguish的預言,像是即將到來的硝煙戰場,更讓人想起啟示錄里的地獄烈火。

一個個體的不幸遭遇,不一定是罪有應得;人類作為一個整體,才應了那句自作孽不可活。

可嘆Goole對Birling一家的訊問,終究也未能帶來多少改變。原來當時讓他們顫慄的並不是發覺自己竟與這樁慘劇有關,而是醜聞斷了自己的仕途財路。一旦發現名聲並無威脅,他們頓時鬆了口氣,繼續談笑風生。是啊,你是死是活,我反正沒有犯法。畢竟,我只是開的工資低了一點,你愛做就做不做拉到,領頭反抗被我開掉那是理所當然;我只是按規矩辦事,誰讓你要用那麼聖母的理由,還膽敢冒用我的名字,我稍稍動用話語權無可厚非;我只是一時興起包養了你兩三個月,是你自己偏要走心,我給了你好幾個月的生活費已是仁至義盡。人說無知者無畏,這群人倒真是「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的生動寫照。
至於年輕一代,兒子雖有悔改之意,那句「我要去找她」也來得太晚太晚。而女兒對女僕不再高傲的態度,也許是暗示她真心要有所改變吧,可是身為女性,她又能做什麼呢?

可惜Eva在決意放棄的那一晚,她不曾知道,有一個身影默默守在她的窗下,有一雙眼睛看到她所有的不幸,有一雙手輕輕安慰她冰涼的遺體。那樣悲憫而哀傷的眼神,每次看到,都淚流滿面。

2015-10-09 |

潛水豆瓣七八年,從來沒有寫過一篇影評,因為自己只是一個純粹的電影愛好者,對專業方面沒有什麼研究,所以習慣在短評那寫幾句個人的感想,自娛自樂。而這次看完這部電影感觸頗深,有股氣在胸口,不吐不快,因此想寫下個人拙見,反正在豆瓣上自己是個隱形人,也不會有人看見,權當自己留念吧。專業知識不夠,這不是影評,只是一個普通的觀後感。
第一次寫,沒有邏輯性,想到哪兒寫到哪兒。說起來這部由話劇改編的電影,讓我聯想到了時下熱映的《夏洛特煩惱》,雖然是兩個極端,但都是由話劇改編,而且電影改編的都非常成功。比起來《煎餅俠》、《港囧》,夏洛特在台詞上的逗樂效果顯示出話劇的優勢,最起碼它的台詞都是斟自酌句用心寫出來的。同樣,這部電影在情節的推進和答案的揭曉幾乎是靠演員的台詞對話,幾個演員在一個房間里,你一句我一句的對話,一開始可能不知所云,但是隨着探長的慢慢詢問,這個故事的全貌也在逐漸的露出原型。從這裡想到一些類似的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彗星來的那一夜》、《如月疑雲》,都是幾個人在一個房間里blablabla的說話,但是卻能抓着你的神經讓你緊跟他們的對話,層層剝離,最後讓你驚奇不已。
也許是大環境的過,在國內很少會看到這樣的電影,就算好不容易出來一部,你會發現影城裡沒有上映,毫無營養的商業片擠滿了全部的場次。原因大家都知道,不賣座。本來我們的生活節奏就很快,壓抑,浮躁,坐進影院就想看看喜劇片,哪怕是個垃圾片,也總能讓我們笑一笑,但笑完之後有沒有思考,那就不管了。而《罪惡之家》這樣一部電影,看完後它會觸動你內心的最深處,讓你很久都沉浸在那種情緒里出不來。本來心情就不好,看完心情更糟,怎麼賣座?但是當我們看完後,靜下心來想一想,發現自己的內心深處還是有一塊柔軟處的。作為一個老闆,你有沒有因為想多賺錢而隨意的解僱自己的員工;作為一個自稱上帝的消費者,你有沒有因為情緒波動不順心而投訴服務員;作為一個戀人,你有沒有因為情慾和懦弱傷了對方的身心?作為一個路人,你有沒有因為冷淡和不信任拒絕過別人的請求?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我做過,所以才有感觸。這可能就是西方宗教里所說的原罪,因為生在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家,生活的家庭又不信教,所以對宗教信仰一直沒有概念。看完這部電影才發現,如果人和人之間沒有了基本的信任,不能信任人,只能信任上帝了。影片里的時間是1912年,正如電影里的弟弟所說的,真想讓一場戰爭把他們都帶走。而接下來沒幾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這可能是作者給人們的一個警示吧,但聯想時下的情形,何其相似。不過有一點還好,我們國人不信上帝,我們信錢,好歹也算信點什麼。
電影的前三分之二部分已經把故事講述完了,我還有點納悶,那這最後的三分之一該要講點什麼呢?有人說最後的三分之一有耍小聰明之嫌,沒有邏輯性,而我卻覺得這正是電影的高明之處。隨着故事的完結,這一家人該有什麼樣的表現呢,畢竟,這個電影突出的是人性,而我們人性中的黑暗面,又一次展露無遺。在得知沒有這個警探的存在,沒有女孩死亡的情況下,除了弟弟,另外幾人剛有的一絲悔意又一次煙消雲散了。他們為自己開脫辯解,就好像這個事情沒有發生過一樣,而最後如警鐘般的電話鈴聲卻又一次把他們送上了審判席。至於他們是否會統一口徑為自己辯解,還是始終如一的實話實說,我們不得而知,這也是導演留給我們的一個懸念。人性對錯的選擇,還是交給人類自己吧。
作為一個嚴肅的正劇,BBC出產質量是真的高。演員表演的無可挑剔,說到這裡插一句,好像裏面就姐姐和弟弟還有愧疚之心,可能他們入世未深吧,還沒有麻木到冷冽心腸。值得讚歎的是電影的配樂,看這麼多電影很少注意到配樂的重要性,可能是在嘈雜的環境中沒有細心傾聽,而這部電影卻一直讓我集中注意力,所以發現配樂真的是很贊,感染力超強。
也許有的人納悶為什麼探長會提前知道女孩會喝毒自殺,為什麼警局沒有這個探長,這個人是誰?看電影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探長的英文名字,他們不知道他是叫Goole,還是Goold,其實正確的名字應該是God,個人猜想。那為什麼上帝不救她呢,用裏面探長的最後一段話作為答案,也作為結尾。
「記住這一點,還有成千上萬個伊娃史密斯、約翰史密斯活在這個世界上,他們的期冀和恐懼,他們的痛苦遭遇,獲得幸福的機會,都與我們的人生交織在一起。一言,一行,我們的所思所想。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並非獨自生活,而是對彼此都負有責任,如果人類學不會這一點,那麼很快,能教給他這些的,就有隻有烈火、鮮血和痛苦。」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在一個網吧,因為看完後就有了寫點東西的想法,就立刻在網吧里哩哩啦啦寫了一個小時,第一次寫沒經驗,直接寫到了豆瓣的影評里。寫好後按了下發佈鍵,悲劇的事情發生了,不知道是網吧電腦瀏覽器的問題還是網線問題,顯示網頁錯誤。。。而自己腦子一熱,習慣性的點了下刷新。。。寫了一個小時的感想煙消雲散了。。。鬱悶的自己賭氣不寫了,但回家後還是覺得應該寫出來,觀影十幾年第一篇感想,留給自己作為紀念吧。

2015-11-13 |

我在b站看的此劇,在評論區里注意到了關於《罪惡之家》的激烈討論。令我吃驚的是,有些人在評論里反思和譴責的不是那一家人,而是為那一家人的行為各種找借口,這也就罷了,他們還要譴責女主,覺得她一步步行至山窮水盡的絕境怨不得旁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己太蠢作死咎由自取。

b站觀眾的道德標準什麼時候已經墮落到如此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地步了?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翻了翻在豆瓣這種人也不在少數啊!

那麼我們就來站在那一家人的角度和女主的角度來看看,女主是怎麼一步步把自己作死的。

——————————嚴重劇透注意———————————————

我沒複習電影,全憑記憶,哪裡有出入敬請指正。

1.父親的場合:女主跟老闆說,房租在漲,工資不漲,女工們連飯都吃不飽。想為了自己和工友們能吃飽飯、獲得更高的待遇,這個漂亮小妞兒竟敢帶頭罷工。但我是老闆,老闆為了自己多賺錢,壓榨員工乃是天經地義,誰管你們過得好不好啊,讓你有口飯吃就該對我感恩戴德了。一個小蝦米竟敢帶頭挑事,給點甜頭還不見好就收,我就讓你知道這裡誰說了算!╮( ̄▽ ̄)╭

女主在此事件里還是有可能翻身的,那就是同意老闆的條件,放棄為和她一起罷工的工友爭取更高的工資,那樣她不僅能保住工作,還能躋身管理層。

但這也就意味着,她帶領工友們罷工,不但讓工友們白白損失罷工期間的工資,還背叛了工友們的信任踩着她們爬上了高位。只有她自己獲得好處,而工友們一點好處沒撈着,反倒白白被她當槍使。試問你若是女主的工友,遭到女主如此對待,能不罵她嗎?

不管女主是不夠聰明還是臉皮不夠厚不願違背自己的良心,總之女主沒有那麼做。她把自己的前途也賭在了「讓老闆妥協,那麼所有人就能一起提高工資」的可能性上。然而富有的老闆自然更有跟貧窮的女工們較勁的資本,最終妥協的還是女工們,女主賭輸了。連同自己的飯碗一起輸掉。

2.工作丟了女主得吃飯啊,於是她幸運的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然而好死不死又攤上事兒了。

女兒的場合:老媽讓我不高興我不能把老媽怎麼樣你撞槍口上了我這心裏憋屈着呢你竟然還敢笑?好大的狗膽!不把這口火氣撒出來誓不罷休!非讓你把工作丟了不可!讓你知道什麼叫做不依不饒小題大做斬盡殺絕!讓你知道我不高興誰都不許高興!(當然女兒也沒有那麼惡毒只是無心之失呵呵)

一些人在評論里說女主不該笑,她讓顧客心生不快做錯事在先怨不得顧客投訴。就算她不會察言觀色確實不該笑,但她立刻道歉了,然而對方並不接受而是非要讓她付出丟掉工作的代價不可。

女兒和女主雙方都是無心之失,但無疑更有力量和話語權的資本家女兒的報復效果要遠遠超出女主那微微一笑給她帶來的傷害。

3.到了女婿的場合:女婿的問題在於自己有未婚妻還在外面金屋藏嬌,出手救人也動機不純,一開始就是衝著女主的色相,最後果然始亂終棄。他一口氣背叛了兩位女性的愛情。

誠然女主不該自甘墮落去那種場所——你在那種場合出現肯定不是正經女孩,被女婿包養是你情我願,女婿肯給你生活費已經是仁至義盡,玩玩而已,誰要你非要愛上我呢?

但別忘了,女主在紡織界和服務員界都因為父親和女兒的緣故再難找到工作。在那個年代,一個家境貧寒又得罪了當地資本家也沒什麼特殊才能的年輕孤女想找份工作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嗎?誰會願意為了僱傭這麼一個人而去得罪家大業大有錢有權的家族呢?如果不是走投無路,想必她絕不會出此下策。何況她如果真的想淪落風塵,被痴漢糾纏時就該從了,哪來女婿英雄救美的機會?如果她是那種能丟掉道德包袱的人,她根本不會走到最後自殺那一步。

女主也自知自己跟女婿只是一段無望之戀,所以在明白被女婿拋棄了之後乾脆離開,沒給女婿帶來任何麻煩,連可供棲身的房子都沒賴着住。女婿可還沒趕她走呢對吧?

但是,女主真笨,賴上他不就可以了?至少可以保證衣食無憂呀。如果你不願意,我就把咱們的關係張揚出去,看你還沒結婚就出軌,被白富美知道了人家還願不願意嫁給你。呵呵。

4.母親的場合:她們舉辦那個慈善機構並不是出於真正的善意和同情,而是偽善的沽名釣譽,以達到提升自家社會形象地位的目的。為何能得出如此推斷——母親在得知女主並未說謊之後,並未體現出絲毫悔愧之情,探長走後眾人得知並沒女孩自殺時,母親並不忙着補救而是歡天喜地的慶祝。請問那些覺得母親沒有任何問題的人可以拍着胸脯摸着自己的良心擔保這樣的人是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人嗎?她為何要做慈善,其真實目的不就昭然若揭了嗎?
而正因她們有錢有權,更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和金錢的制高點,高高在上的審視你是否有獲得施捨的資格。正因為不是政府機構不受公眾監督約束,所以我看你不順眼就是可以不給你錢,這就跟打發乞丐沒什麼兩樣,誰管你是不是真有困難,我高興就成。是啊,你施捨不施捨當然是你的自由,但你既然沒那麼善良,就不要打着道德和慈善的旗號往自己臉上貼金。母親這種虛偽冷漠、沽名釣譽、道貌岸然、盛名難副的人才是作者想要諷刺的對象。

有些人又要說了,都怪女主嘴笨,她怎麼就沒能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裝裝可憐,用逼真的演技打動那些有錢太太們呢?

5.兒子的場合:兒子說他需要她,需要她給他心靈慰藉,也就是說最開始、或者一直都是兒子主動的好嗎?結果有人說女主找懷孕?不負責任?

兒子第一次就是強X,加上女主後來又對兒子的真情也動了真情,你認為她拒絕得了?對,她本該拒絕的,誰讓她沒錢沒地位,她沒資格跟人談愛,她只配被人睡完丟掉。

當然兒子也不是那麼冷酷的人,他在自己家庭里也只是個被父權壓迫,家庭地位最低的可憐孩子。和他姐姐一起,他們是他家僅存的良知。

6.最後,那些譴責女主的看官們,你們說的對,從古至今,無論是一百多年前的倫敦還是現在,這世界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不懂得獨善其身那是女主她傻,都向聰明的你們學習,向那家人學習,不把比自己弱小的人的死活放在眼裡才是理所當然的做法。誰讓他們蠢,誰讓他們弱小。他們活該憋着。他們沒有資格、沒有資本堅守正直。因為那就是在作死啊!正直?那是不擇手段解決溫飽爬到上層社會後才能用來包裝打扮自己的漂亮衣服罷了。╮( ̄▽ ̄)╭

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任誰做些傷害別人的事都不應該有任何心理負擔嘛。誰沒點無心之失呢?反正又不是那家人殺了女主。他們不會受到法律制裁,錢財名聲也沒有半點損失。所以啊,除了良知未泯的姐弟倆,其他人在得知並沒有女孩自殺之後簡直是把酒言歡如釋重負,絲毫沒有任何改變。

女主也不是聖人,她很不靈活,很脆弱,甚至在很多人眼裡是個十足的傻子。她只是還有點勇氣良知和正義感、不肯傷害別人卻弱小得不配活着的蠢貨。(°∀°)ノ

但是,這正是作者想要諷刺並讓人反思的不是嗎?

看爸媽和女婿在探長走後笑得多開心,看不到半分愧疚不安、想要補過的意願。這就是作者為了諷刺他們冷酷自私的真面目而刻下的神來一筆——對自己不會造成實際危害的話,他們根本不會受到真正的良心譴責。因為他們非但根本不覺得自己有哪裡做得不妥,對那個女孩的遭遇也沒有產生半分同情之心,即使造成女孩不幸的人正是他們自己。他們從頭到尾,心裏就只有自己。

然而不但不反思卻反過來質疑反駁作者創作意圖,譴責女主、站在罪惡之家的角度為這一家人找借口的看官老爺們和作者筆下的那家人,何其相似?

所以說《An Inspector Calls》此劇本不愧為經典,她創作於一百多年前的英國,卻在重新被拍成電影的今天,依然能在遙遠的東方國度里折射出人性。

是,現實社會中空談仁義道德無法幫助人活得更好,無法給人帶來任何好處,甚至可能讓人和影片中的女主一樣遭遇不幸。作者也沒要求你們變得如何高尚,但如果你做不到為正義和良知殉道的善良的人流淚和嘆息,至少請不要嗤之以鼻冷嘲熱諷,那只會暴露你心中的陰暗和卑鄙。

引用之前在微博上看到的:「誠實的人被迫說謊,正直的人被迫彎腰,直言者被迫噤聲,理想主義者親眼見到理想破碎」——這才是真虐點啊!

女主沒有這樣做,她愚蠢的堅持了一些事。她只是不夠圓滑不夠聰明不夠堅強,所以她就活該去死咯?

魯迅先生的《葯》里早有表現,《危樓愚夫》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俄羅斯電影《危樓愚夫》里的男主角有句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台詞:「我們像豬一樣的活着,也會像豬一樣死去,就是因為我們彼此什麼都不是。」然而這樣想的他,被他想要拯救的人們狠狠的背叛拋棄了。他想堅守正直與良知,卻徹底敗給了現實的黑暗。

比起高尚者的殉義犧牲,群眾的盲目和麻木不仁才更令人寒心。

——————————————————回復分割線————————————————————

貼一下回複評論里那位擊破蒼穹的文,可以反駁他並補充我的觀點————

接下來就結合影片和你的論點,對你的看法進行逐條擊破,得罪之處,還請憋着。(笑)

第一件事:

女主確實不夠聰明,可以說是逞強做了匹夫之勇。但你在諷刺她有勇無謀之時,是否考慮了她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周圍的環境以及她自身的現實條件?
在當時混亂尖銳的社會階級矛盾下,工人階級本就愚昧,本就一盤散沙,本就缺少可靠的力量(比如說社會法律保障和工會組織之類之類)做後盾。仰人鼻息等米下鍋的女工們並沒有資本與財大氣粗的資本家談條件。但她們就只能無盡地忍耐下去直到被盤剝至累死餓死嗎?
所以當然要抗爭。
但你又要說她們缺乏鬥爭經驗了。可不要忘了,如今較為健全的社會保障體制和你所知道的鬥爭經驗正是建立在無數像她們一樣受壓迫的工人不斷摸爬滾打拚命抗爭逐漸摸索出的血淚道路之上。

生於百餘年之後的和平現代社會、受過良好教育見多識廣的你又有什麼資格去苛求一個身處於一百多年前黑暗社會最底層的貧窮孤女和你一樣有見識?請你捫心自問,若你也只有她的條件,易地而處,真能想出比她更好的辦法嗎?能比她更聰明更勇敢地成功領導工人們追求合法權益嗎?
如果你非要說自己是個無師自通的天才先知,即使只有女主的條件也就是能比女主做得好,那我無話可說,拜託你一定要出個車禍或空難什麼的好穿越回去到偉人身上引領社會進步╮(╯▽╰)╭。

如果你不是,那你這如何不是居高臨下、何不食肉糜、站着說話不腰疼、自以為是的言論?事後諸葛論成王敗寇,好一派指點江山的偉岸氣魄。

可不論如何,女主終究是失敗了。

我也承認資本家老闆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開除她是無可厚非的事。但你大約看漏了老闆在和女主交涉時,用手摸女主臉的一個細節。這個細節充滿了不懷好意的sex暗示。作者也是利用這個細節,暗示了像女主這樣的女子,在資本家老闆們眼裡意味着什麼。(當然你要非說他這是彷如父親一般充滿慈愛的舉動那我實在無話可說╮(╯▽╰)╭)

與道德無關?呵呵。想必在你眼裡所有人都是絲毫不帶個人感情公事公辦的機械人吧?可是機械人並不會貪戀錢財和美色。

我再次重申,除小兒子外,這家人在法律上確實毫無責任,但不能說明他們在主觀道德上也是清白的。開除女主確實是為了維穩,然而換種說法就是殺雞儆猴,絕對帶有主動意識的惡意報復性質。

然而你引用的那個網友的話,卻完全是在用沒有主觀惡意造成的一連串巧合在偷換概念。

第二件事:

遇到這種不合格的服務,投訴是消費者的基本權利,然而回想一下女兒趕盡殺絕的做法吧。她為了泄憤,不僅讓女主丟了飯碗,還利用自己的家族勢力,不依不饒地讓她在這個行業內再也不可能找到工作。這難道不是主觀惡意報復?
但女兒知道反省,這就比她父母親和未婚夫強得多了。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正因為難做到,又是極有道理的寶貴信條才會成為典故流傳千百年。

而且你那「女主被解僱後萬一過上幸福生活」的愚蠢假設在電影劇情的事實里根本就不成立。何必這麼聖母,用子虛烏有的美好幻想替加害方做開脫?這就是你所謂的理性思考?不過是已知犯下的錯誤之後逃避現實的自欺欺人罷了。

請你根據實際劇情發展做「理性」討論,謝謝。

第三件事:

關於女主被女婿拋棄後依舊淪落風塵這點。

所以說女主傻啊。也許這份感情挫折已經嚴重到讓她喪失了對生活的積極性(畢竟為情自殺的還大有人在呢),所以之後才會徹底的自甘墮落淪落風塵。可即便如此,她也沒有選擇去傷害別人。

那麼是誰給了她這份情感上的傷害?感情上的糾紛並不好劃分責任承擔人,但至少最開始是女婿主動撩妹的。

不娶何撩啊男筒子們!你們以為給妹子吃喝錢就叫對她好了,那你們幹嘛不跟充氣娃娃交往呢?既不用被婚姻束縛,還連吃喝都省了,款也是一次性結清哦親。

所以你可以怪女主意志軟弱,卻不能撇清女婿的道德責任。

更何況這男的還是個劈腿的渣男。你站在男人的角度給他找借口倒是找的挺6啊。還無惡意及邪念,呵呵在外偷吃始亂終棄的劈腿渣男都能給說成真君子我也是服。

什麼叫真君子?助人為樂不求回報,這才是真君子。可那個女婿,有本事不要跟女主發展男女關係啊。或者早點告訴女主自己有未婚妻免得女主蒙在鼓裡做非分之想啊。他做到了嗎?女主最開始根本不知道他已有婚約。他們最後是正常的情侶分手嗎?

所以憑什麼不能批判這個始亂終棄的劈腿渣男了?你這偷換概念我也是醉了。

第四件事:

強X就是強X別找那麼多借口了。就算是夫婦之間,強X也還是強X。強上都能被你說成小錯,你這RP和法律觀念也是很成問題啊。

當然之後兩人發展出真感情,女主不再計較這個那沒什麼可說。

然後我在之前反駁你的回復里也說了,賣身傷害的是她自己,小兒子給她盜竊錢財傷害的卻是別人。所以她拒絕。

小兒子心地雖然是好的,但他是唯一一個犯下違法過錯的人。

你說女主自殺對不起腹中胎兒,那麼她自己都活不下去卻把一個無辜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讓ta一出生就成為妓女沒名沒分的私生子,跟着母親一起挨餓就對得起那個孩子嗎?被你說的養孩子是比養貓貓狗狗還不操心的事情哦。

第五件事:

那個老媽,她一開始認為女主說謊,所以多少有些有意刁難她的成分在。但她拒絕女主我也認為這並沒什麼過錯。真正暴露她問題的是在最後的把酒言歡,這我也早反覆強調過了。

然後,你或許可以說女主意志軟弱,但你沒資格指責她自殺的決定。

你說女主遭受的不是真正的苦難,彷彿你經歷過真正的苦難一樣。你沒經歷過比她更慘的境況,有什麼資格指責她?換你還不一定能比她堅強。
而且不論再堅強的人,你永遠不知道壓倒ta的最後一根稻草會是多麼微不足道的小事。

魯迅先生有言在先:「自殺其實是不很容易,決沒有我們不預備自殺的人們所藐視的那麼輕而易舉的。倘有誰以為容易么,那麼,你倒死死看!」——魯迅《論「人言可畏」》

五個人五段故事,逐條分析下來,我不認為他們在法律上是有罪的,但依舊堅持他們在道德上絕不是清白無辜的觀點。

他們打電話確認女主的生死也不是真的關心女主的死活而是擔心女主的死亡可能會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得多瞎才能看不出這家人潛藏在笑逐顏開的人皮下的卑鄙。

【補充我為什麼說你瞎的回復——

你484灑,人沒死才需要補救才需要防患於未然啊!因為他們確實對那女孩做過那些事,而那個女孩也確實因為這些事有可能遭遇不幸,人真死了才是救個P啊。就你這智商還好意思談邏輯【不好意思我就是人蔘公雞了[拜拜]

再說到自責的態度問題,我給你講個我親身經歷的真事吧。

有年冬天,很冷。半夜我聽到門口傳來貓咪凄厲的叫聲。我蹲在門口聽了半天確認到確實是只貓,猶豫了一下把門打開了,於是黑洞洞的門縫裡鑽進來一隻小花貓。當時我正準備睡覺,但小貓一直衝我喵喵叫,我猶豫了一下,雖然它很臟,但因為同情和憐憫,我還是讓它上了床好讓它睡得暖和一點。然後它果然不叫了,就那樣睡著了。
但我並沒有決定好是否要養它,本打算收留它一晚款待它吃點東西再任由它離開,畢竟野貓還不一定願意留在人家裡呢。沒想到後來幾次給它開門放它出去它都不肯走,但我還在猶豫不決要不要養它。就這麼一拖,沒有及時為它準備貓咪生活用具,於是它犯了我無法容忍的錯誤,在我被子上便便了。

我非常生氣,訓斥打了它幾下就把它扔出門外,它嚇得一下子就跑出去了。當時是夜裡,我站在窗口藉著路燈光看它,它也回頭看着我叫,叫了幾聲就走掉了。

氣頭過去之後我跟人商量起這件事,逐漸開始覺得沒給它準備生活用具又沒及時把它放出去,貓又不懂事,總不能讓人家一直憋着吧?這件事也不能全怪它。

然後我就開始後悔,並且越來越擔心它的狀況,當時還是冬天,小貓很瘦很小,那天晚上叫得那麼凄慘並且一下子就進了門進來了又不想走,一定是因為它特別冷。如果因為我把它扔出去,讓它就這樣凍餓而死了呢?它可能都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這個一開始還算親切的人為什麼會突然生氣,而且也並不全是它的錯。雖然我本沒有義務一定要收留它,但我就是止不住的擔心和內疚。
於是越來越擔憂後悔的我就開始出門找它,不記得具體是過去了一天還是兩天,白天晚上,哪裡都找不到它。

我想它一定是真的走了,再也不會回來了。

這種再也沒機會彌補自己過失的失落愧疚和自責讓我寢食難安,越想越難過,難過到躺在床上哭了起來。

正因為體會過這種自責,所以我可以說,那家人的表現絕不是一個心中對自己加害過、或者說對不起的對象懷有愧疚和虧欠之情的表現。

而若說他們是為了女孩的平安而放心也根本是一派胡言!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放心?

——我正哭着,家人從門口聽到貓叫聲,沒想到小貓就那麼奇蹟般的回來了!平安無事!家人也很高興,把小貓抱來給我,我摟着小貓眼淚還是止不住吧嗒吧嗒往下掉,那是如釋重負、彷彿被救贖一般的心情。

——在確認到當事人真的安然無恙,這才是真正值得高興的事!否則假設當事人沒事只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而那家人他們只給警察局打了個電話問有沒有出人命,絲毫沒打算真的去確認那個女孩過的好不好。
注意,兒子是唯一一個想去找那個女孩的人,女兒想必也支持他,那才是真正有補過意願的表現。

正因為我體會過、明白理解那種情感和心理,所以我可以理直氣壯的斷定他們把酒言歡時內心的真實想法。

而你,呵,正常反應?同理心?你根本不懂人心。

至於宗教相關,我只想說作者只是小說家言罷了,借虛構的故事講寓言是劇作家的權力,這個故事也不是史實故事,而分析戰爭前因後果是史學家的工作。在只是借用了歷史背景的非歷史向虛構故事裏硬要找史實,你的腦迴路也是清奇。】

絕大多數人類身上不可能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純粹的惡,只能借用人類社會長期以來形成的道德規範不斷調整規範自己的行為,這有什麼問題嗎?想不明白這個你乾脆別做人了,野獸不用糾結善惡對錯。是人,就得糾結。

你說:「 電影傳達的精神內核是絕對自律的道德感和宗教審判,在我看來,這並不是讓這個世界保持公平正義及和諧的最主要的力量。 法律、制度、好的遊戲規則才是其堅實的保障。而宗教與道德 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不能當作主流工具。 」

——作者想表達的是,在法律無法觸及的地方,宗教和道德自有其約束作用和存在價值,人家又沒有否認法律的作用,你才是在曲解作者的原意吧?

你又說:「這個女工的悲劇不再發生的基礎應該是這些:
  ----------------------------------
  有完善的勞工法,保護勞動者權益的組織。有僱傭合同,那麼資本家就不能隨意開除工人。工人有要合法的有效的提出合理薪酬的表達途徑和渠道。當然,直到現在,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沒解決好。但這些問題的解決絕對不能僅依靠宗教或者道德,得靠法律和制度。」

——最後再次重申一遍——法律是在有人遭到迫害、犧牲的前提下通過無數人的抗爭和努力一點點建構完善起來的,萬丈高樓不可能平地而起。你坐擁前人的犧牲成果嘲笑他們死的不值得,實在是有些忘恩負義吧?

最後我想說,對於一部虛構故事來說,創作它的編劇即是上帝。與其說他說上帝咋地咋地,不如說他借劇中人物之口表達了他自己希望如何如何。
故事終究是人編的。

不過,身為作者嘛,一般都會想——「我是作者我最大,我說啥就是啥,不爽不要看。[拜拜]」

PS:一路下來三觀跑偏的到底是誰哦,真正違法的人都能被你說成是小錯,這恐怕與你推崇法律的觀點自相矛盾吧?呵呵。

——————————————————回復分割線————————————————————

回復阿布——

劇中的上帝要怎麼做不關我事,我只從影片所展現出來的情節分析劇中人的行為和心理。你一廂情願的用美好的想法展望那家人改過自新的未來,只能說相信人心地本善的願望是好的,但是那種在電影里沒發生過的同人情節也不在影片的討論範圍內了。而且,我原不原諒他們無關緊要,女主才是有權決定是否原諒他們的受害人。

還有你同情那五個人,其實是因為他們在輿論譴責下也已經淪為弱者,所以才會覺一棒子打死他們不公平,想要替他們說話。
且不論我只是就事論事,譴責他們確實犯下的行為,我也並不覺得他們應該因此去死,我甚至認為他們不可能付出任何代價。但即使如此,很多人們仍然在替他們說話,譴責女主。所以才令人無力令人氣憤,令人想要發聲說些什麼。
就像許多荒唐新聞里,執法機構無微不至的保障犯人的人權,受害者的人權誰來保證呢?

2015-09-29 |

這個故事的背景設定是1912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2年。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正蓬勃發展,逐漸進入壟斷階段,而工人被更多地盤剝和壓榨,卻沒有發聲的權利。
原著劇作家J.B. Priestley作為一個堅定的社會主義者,在此劇中非常明顯地表現出對工人階級的同情和對資產階級的斥責。在國內,我們也有『雷雨』這樣的題材的劇本,以個人命運荒誕悲劇的切入點,直指社會和時代之惡。
Mr Goold說, 對於這個女孩的悲劇他想知道Why it happened?
我們可以說時代之惡滋養了人性的惡。
劇中的Arthur Birling代表了典型的資本家的麻木不仁
Eva的階級出身也註定了她命運的坎坷
在Priestley眼裡,這應該是個非常糟糕的時代。所以在劇中他一再暗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因為上帝對人類的罪惡的不滿而降臨的天譴,上帝以戰爭的形式拜訪人間,打破了原有的社會秩序和財富分配,新的時代誕生了……
尼采曾經哀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他應該沒有想到過了百年之後,人性還是停留在他的那個時代。
Priestley也應該不會想到即使在他一心嚮往的社會主義國家,依然可以在富士康這樣的地方找到Eva.Smith,也可以輕易在東莞遇到Daisy.Ranton
經典著作之所以能經久不衰,是因為切換了時代背景,我們發現人性還是一樣不堪。
Arthur的貪婪,sheila的妒忌,始亂終棄的gerald,虛偽冷漠的母親和自私懦弱的兒子還是在不同的時代一次次重演。
當Gerald指出這個他們所認識的女人可能不是同一個女人,更巧妙地使這一戲劇化的特殊巧合更具普遍性。
『為什麼相信上帝
因為不能相信人,總得相信點什麼
不然會無盡地墜落』
這種對人性的深深的絕望,在各個時代迴響……..

2015-10-19 |

      罪惡之家,英文卻是 An Inspector Calls,直譯過來是一個探長的來訪。看之前只是知道口碑爆棚,所以看到中英文名還不太了解:這翻譯是什麼情況?
      大致劇情是,一家人正在慶祝兩大財閥聯姻,忽然來了一個不速之客:探長Goold。表明身份後邊說明來意:一個女孩自殺了,就剛剛,在醫院,她留下了一本日記本。Mr.Berlin是一家之主,他說那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探長報了名字,Mr.Berlin有點小慌張,但還是表達質疑,於是探長給他看了照片。於是他慌了,因為他認出來了,便說出了原委,原來兩年之前,是他工廠的員工,卻因領導了小小的抗議而被辭退。但那都是兩年前了啊,她現在的死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呢?
      女兒走了進來,探長又把矛頭轉向了她,給她看了照片!原來被辭退後她找了份工作是百貨公司的員工,卻被這位大小姐的脾氣給攪了,間接地導致了她的又一次失業。
     走投無路之際,她去了酒吧,聽到這裡,女兒的未婚夫愣住了,這個女孩她在酒吧邂逅了,玩了幾個月後又把她拋棄了。又一次,她陷入了困境。
     看到這裡,我忽然明白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間接的劊子手,都是有罪之人,所以中文名才翻譯成這樣啊!我繼續看下去,輪到夫人了,女孩實在無法生存了,來到了婦女救助的地方,夫人是主席,決定是不是施與幫助,但是聽女孩自稱說是Berlin夫人,還說自己懷了孩子,但是跟孩子父親不能在一起,是兩個階級。夫人覺得她在扯淡,決定拒絕幫助。說出緣由的夫人質問探長,你應該去找那個男孩啊,把她肚子搞大你來找我們幹什麼?女兒這會兒突然明白過來,跟她母親強調,難道你還不明白么?那個男孩?Oh no!就是她兒子啊!
      作孽啊!可憐的女孩!碰到了一家子的」惡人「。
      探長說完該說的,走了。留下驚魂未定的一家人。我默默祈禱,那個女孩沒死,不要死就好了,最好讓男孩去接她回來(我真狗血)。跟着探長的步伐,來到女孩樓下,探長向窗戶望去,女孩坐在床邊,正在記日記,她看了一眼樓下,空無一人,她把照片夾在日記本上,離開了家,走到一個露天場所,喝下準備好的「毒藥」…還是死了
      而那家人突然醒悟過來,這個所謂的探長。根本不存在,還打了電話問了醫院是否有個女孩自殺,得到結果是沒有。打去警局查詢這個探長也不存在。他們放心了,開始慶祝虛驚一場。然後這時,鈴聲響起,醫院打來的,一個女孩剛剛自殺了…
     Goold就是God。上帝來過,來警示你們;上帝來過,帶走了痛苦的女孩。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