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電影, 歐美電影, 聊電影

黃亦強—酷烈战争中的人性光芒《血戰鋼鋸嶺》

電影:《血戰鋼鋸嶺》

導演:梅爾·吉布森

編劇:安德魯·奈特 / 羅伯特·申坎 /

主要演員: / / 文斯·沃恩 / 雨果·維文 / 盧克·布雷西 / 等等…

上映日期:2016-11-04(美國)

劇情簡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作為邪惡軸心重要成員的日本,其囂張態勢已成強弩之末。是年,決定戰局走向的沖繩島戰役拉開序幕,成千上萬鬥志昂揚的美國大兵被派往沖繩,等待他們的則是敵軍重兵防守、兇險異常的鋼鋸嶺。在這群人中間,卻有一個不願拿起武器的軍醫。他名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 Andrew Garfield 飾),來自美國的弗吉尼亞。太平洋爆發之際,瘦弱的戴斯蒙德志願成為救死扶傷的軍醫而應徵入伍。可因童年和家庭的原因,他始終不願拿起槍支操練,為此寧願背上拒服兵役的罪名被送上軍事法庭。幾經周折,戴斯蒙德最終和戰友來到了鋼鋸嶺。槍林彈雨,轉瞬之間無數人應聲倒地。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斯蒙德僅憑一己之力拯救了數十條瀕死的生命……
   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獲得獎項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 (2017)

  • 最佳影片(提名) 比爾·梅凱尼克 / 大衞·佩穆特
  • 最佳導演(提名) 梅爾·吉布森
  • 最佳男主角(提名) 安德魯·加菲爾德
  • 最佳剪輯 約翰·吉爾伯特
  • 最佳混音 Peter Grace / Andy Wright / 凱文·奧康奈爾 / Robert Mackenzie
  • 最佳音效剪輯(提名) Andy Wright / Robert Mackenzie

第74屆金球獎 (2017)

  • 電影類 最佳劇情片(提名)
  • 電影類 劇情片最佳男主角(提名) 安德魯·加菲爾德
  • 電影類 最佳導演(提名) 梅爾·吉布森

第7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2017)

  • 電影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 安德魯·加菲爾德
  • 電影獎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 電影獎 最佳剪輯
  • 電影獎 最佳化妝/髮型(提名)
  • 電影獎 最佳音效(提名)

第23屆美國演員工會獎 (2017)

第28屆美國製片人工會獎 (2017)

  • 最佳電影製片人獎(提名)

第67屆美國剪輯工會獎 (2017)

  • 劇情片最佳剪輯(提名)

第21屆美國藝術指導工會獎 (2017)

  • 電影獎 最佳歷史電影藝術指導(提名)

第53屆美國聲音效果協會獎 (2017)

  • 真人電影最佳音效(提名)

第88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2016)

  • 年度佳片(提名)

第22屆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 (2016)

第41屆美國電影學會獎 (2016)

  • 年度佳片

第20屆好萊塢電影獎 (2016)

  • 年度導演 梅爾·吉布森
  • 年度剪輯 約翰·吉爾伯特
  • 年度化妝

第15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6)

第37屆倫敦影評人協會獎 (2017)

影評

2016-11-08 |

看完之後不敢相信,覺得好萊塢主旋律真敢吹啊……
上網一查,發現這片子居然大多數都是真的,而且歷史上的戴斯蒙·道斯這人比電影更神,真英雄,也可以說是真二杆子……
道哥這人是標準紅脖子,農民、拜上帝、估計投票只投共和黨。他們家信的是個叫「基督復臨安息日會」(Seventh-Day Aaventists, 根據『不悔』的回帖修改)的小教會。他確實不肯用武器,但除了第六誡之外更多是因為童年陰影,他爹喝醉了差點斃了他舅舅,道哥看着老爹被警察帶走,發誓絕不碰槍。

日本人偷襲珍珠港時道哥是船廠工人,確實有資格留在後方,但他還是入伍了;入伍後他確實拒絕碰槍,因為信(shen)仰(jing)被軍法處置,他被定為「拒服兵役者」(conscientious objector),後來成為二戰中唯一一個獲得榮譽勳章的拒服兵役者。(2016-12-09編輯:勳章名字根據評論更正。)
鋼鋸嶺的確是個400尺(一百多米)高的峭壁,美軍登陸後確實在上面掛了個下船用的繩網當樓梯,電影里沒演的是,那繩網是包括道哥在內的三個志願者掛上去的。我猜他們本來想過把這段放在電影里的,所以之前拍了些道哥爬山的片段。

不過這不是最扯的,最扯的部分導演不敢拍。
當時美軍攻上去後被日本人打了下去,電影里那段人海戰術A過去拍得精彩,但其實太小看日本人。根據戰報,日本人在山腹里構建了蜘蛛網一樣的暗道和工事,放美國人上來然後立刻發動,美軍其實是立足未穩、被日本人用火力拍垮的。
全軍潰退後道哥不走,獨自留下救人,開始無敵狀態的表演。包括在火線上包紮、提血漿輸血,從距離日軍陣地只有不到十米的地方拖回來一個傷員。
最扯的是,他竟然在槍林彈雨里忙活了十幾個小時而毫髮無傷。事後還有自稱狙擊手的日本俘虜說在鋼鋸嶺見過這個作死的衞生兵但每次沖他開槍子彈都會卡殼。
當時一片混亂,道哥救了多少人沒人知道,他們營長要報一百,道哥自己謙虛說也就五十來個,雙方最後妥協報了七十五人。
第二次攻打鋼鋸嶺前他確實獲准讀經(因為是星期六,我試過理解他們那個教派非要在星期六做禮拜,結果發現自己英文其實不怎麼樣)。而這次美軍成功拿下了鋼鋸嶺,道哥忘了開掛、被手榴彈炸飛。也可能是星期六上班,他們教派的上帝生氣了。
道哥被炸飛之後電影就算結束了,但是,在七十年前,道哥的表演還沒有結束……
在被擔架抬下去的路上,道哥自己滾下擔架,因為發現了另一個傷員,他要把擔架讓給戰友,然後自己走回了急救站,此時他腿上至少有十七塊彈片,路上還被日軍狙擊手打了一槍。

不過,儘管梅爾吉布森各種打折收斂低調處理(天哪想不到我居然有一天會這麼說梅爾吉布森),電影和現實的最大的不同仍(yong)然(yuan)是臉。
真實的道哥當然不是蜘蛛俠,他的畫風是這樣的……

2016-11-08 |

和幾個美國朋友一起看了Hacksaw Ridge的首映式,而後又再看了一次,可以想像為何此片會獲得如此高的觀眾口碑。

首先說幾個點,希望可以幫助打算去看的觀眾理解劇情:

1,Desmond Doss信奉的小教派在美國非常「另類」(並非正統的基督教),Doss的不被理解也有很大程度源於信仰上的「古怪」。聽取了不少本土朋友的態度,本片實質上很大程度淡化了宗教色彩,沒有着筆於宣揚宗教本身,用了更籠統的「信仰」這一概念來發揮,實在和「傳教」沒太大關係。「最虔誠的教徒是不碰搶的」 – 如果對涉及的宗教內容不太了解,記住這點即可。

2,飾演Desmond Doss的Andrew Garfield體型消瘦,這符合人設。但Doss作為Virginia山區人,體能和打結索的技巧是優於常人的,這是Allegheny山區人的特性。影片開頭和Camp部分都有所暗示,但恐怕觀眾容易遺漏。

3,Andrew Garfield片中儘可能地模仿了Doss有些corny的南部口音,做得相當好,受到了包括Doss家屬在內的廣泛認可,有興趣的可以對比下Doss本人的語音材料。

4,Hugo Weaving飾演的父親Tom Doss背負着典型的「倖存者罪惡感」,這恐怕很大程度引導了Desmond不放棄救助每個戰友的信念的形成。而Tom闖入軍事法庭說了一席「老兵」的話,很大程度引起了本土中年觀眾的共鳴,這也是他們給出極高評價的原因之一。

5,由於預算有限($42M),本片第三部分粗剪時捨棄了一部分內容,特效上也或多或少也有一些影響。但這樣的預算有如此效果已實屬不易。

6,本片中的一些段落:戰前被批准祈禱,腳踢手榴彈被炸飛後被戰友送下鋼鋸嶺(事實上doss傷得很重,後面經歷了長達5年的治療),看起來難以置信,但都符合歷史記載。而日軍不割掉漁網,是出於「地道戰」,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現實需要,這也是符合歷史事實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下相關史料。

下面是影評:

本人不信教,基於對這部分的無知,出於尊重,並不想討論太多,也無意於着重道德層面上的話題。這裡主要說說電影本身:

第一部分是愛情戲。非常學院,老舊但還算有趣,有很多老電影的風格。AG演愛情戲有他自己的風格,懵懂,青澀,有些神經質,但真誠善良,然而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優點,顯然算不上驚喜或突破。這裡,Hugo給出了短暫,但極具張力的表演。

第二部分是訓練營。這裡有些模仿的痕迹,節奏上或多或少顯得有些平面乏力,也一定程度暴漏了AG比較軟的問題。但Vince Vaughn拯救了全場,笑點雖不高明,但是各種金句足夠娛樂。讓我特別意外的是,連Sam Worthington都讓人覺得異常的順眼(從未指望過)……

第三部分是戰爭戲,這裡有我看過最長,最血腥,最「真實」(至少是觀眾想像中的真實)的戰爭場面。但難能可貴是並沒有失焦,殘酷的畫面帶給觀眾的不會是變態的享受,幾乎沒人會在這段兒之後會對地獄般的情景有任何好感。在短暫文戲後,日軍反撲,悲壯旋律響起,Doss的英雄事迹開始了!我很不喜歡太過號召性的個人英雄主義煽情,但是這一段我實在恨不起來:吉布森很清楚如何愉悅觀眾,該殘暴的時候殘暴,該煽情的時候煽情,簡單,粗糲,不拖泥帶水,很明智的沒有去刻意追求對本片而言「沒有價值」的所謂「內涵」。

這一段幾乎是本片的高光時刻,剪輯和音效把握得非常好,沒太多噱頭,相當有誠意;這也是Doss/AG的高光時刻:在屍痕遍野的戰場上匍匐翻爬,分辨血肉模糊的軀體,把尚有氣息的人拖走,用繩索放到崖下,直到雙手血肉模糊,精疲力竭……影評人們所謂的「非凡表演」,就是在這裡開始。而真正觸動到我的一處是:Doss最終從崖上下來,戰戰兢兢,當captain試圖安撫他的時候,Doss在完成了救人壯舉之後第一次流露出了軟弱。當時有一絲突如其來的痛心,這太艱難了,比宣揚鐵血論的鍵盤黨想像的艱難得多,比自以為非常了解戰爭的人想像的艱難得多,也比熒幕前觀眾想像的艱難得多。至少,我沒有那種勇氣在瀰漫著絕望氣息的漫漫黑夜中孤身翻動屍體殘肢,把目光一次次對焦在血肉模糊的面孔上。想到這裡,不免油然而生一種敬意,在絕大多數時候,尤其是軍隊這種極端環境,類似於Doss這種「另類」並不容易存活,而當他們真正發出光芒,成為傳奇的時候,總會讓人備受鼓舞。

最後的結尾,我覺得其實蠻好的。吉布森用畫面簡單升華了下,雖不高明,但也不過分。

本片有諸多的瑕疵,從硬質量上幾乎不能和拯救大兵瑞恩相比,但吉布森的個人風格與Doss本人的光輝彌補了很多東西。尤其在對所謂「精細複雜的劇本」,所謂「深刻辛辣的內涵」有着近乎病態的「吹捧」的現今,放下這些不必要的矯情,感受一些信念和勇氣帶來的美好感覺,不是壞事。

這片在英語區的觀眾口碑極高。大多觀眾付出了眼淚,掌聲和結束後的長久沉默,尤其是看到不少老夫妻靜靜擦拭眼淚直到片尾配樂結束才默默離去,讓我激起了一種,對導演,對演員,對Doss和對戰爭的參與者 – 無論是死去的,還是倖存的,一絲感激。

或許,這可以算是Saving Private Ryan之後最好的戰爭片了吧。

附I:為何說本片實質上淡化了宗教?和美國朋友討論的看法,大家可以參考下:
——————————————————————————————————————
美國電影講戰爭創傷,一個是PTSD(美狙),還有一個是「存活者罪惡感(SG)」。Doss的爸爸這個人物就是SG的直接人物化。電影里有一個明顯的暗線,吉布森非神跡的解釋:Doss的動機,什麼使得他這麼堅持不放棄?

西方故事裏,人物最強的動機無非是愛、恨、恐懼、嫉妒、罪惡感這些感情。其中一個常出現的是和父親的衝突,或者說:「我無論如何不要成為我爸爸」,這是一個非常強的動機。從世俗的角度看,父親的SG一生的悲劇是Doss最大的動機,「我不能只自己活下去」。這種出於童年家庭悲劇來的動機,並沒有使得Doss不偉大,反而使得他不神棍更人性。
—————————————————————————————————————–

附II:奧斯卡演員獎提名的個人意見
—————————————————————————————————————–
作為上升中的年輕演員,有不同聲音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這裡,很容易低估的是AG很好的模仿了Doss本人的特點(善良真誠,有些神經質),尤其是地道的南部口音。業界普遍讚揚了「蠢笨的魅力」和「真誠與存在」這兩點,對表演的認可並不比對電影本身差。考慮廣播人,金球和演員工會已經全提,半個月後的英奧提名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四大風向標全勤對奧斯卡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不認為Hugo能提男配。我個人很喜歡Hugo,尤其是他的聲線。大叔在本片發揮得很好,但沒好到夠以獲得足夠呼聲的程度,其一,「受傷的父親」很「討巧」,情緒更「直接」,但在演員工會人員做評價的時顯然不是好事;其二,角色時長不夠。從外在看,前哨幾乎空白,那麼提奧斯卡幾乎是不可能的。
——————————————————————————————————————

附III:Doss自私么?他的行為是否合理之我見
——————————————————————————————————————
私以為討論合理性毫無意義。英雄之所以為英雄,首先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這裡,doss被稱為英雄是的大前提是他確實救了75個人得到了戰友的尊重。換句話講,如果doss的爸爸沒有幫他脫困或者他在戰場上救人前就犧牲了,別說被讚頌,連被批判他自私的機會都不會有。

太多的例子告訴我們,奇蹟只能是沙粒里的珍珠,被挖淘出來之後,可以被傳頌,被讚揚,但未必能複製,更不會要求我們都去效仿特殊環境下的特定行為。且,信仰是私我的,人性又何其複雜,討論一個個體的時候,以「最優化、最概然」為標準,並不適用。

歷史上大多數締造偉業的靈感與決策,在成就真正落定前,可未必多麼「正確」、多麼「合理」。

2016-12-01 |

昨天去看了梅爾吉布森的《血戰鋼鋸嶺》,有意思的是,我原以為這是部很low的片子,但是!看完之後簡直燃爆,不得不說,梅爾吉布森寶刀未老,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其實每當看到手撕鬼子的某抗日神劇,真的好想對主人公吐槽:先生,您的血漿袋掉了,估計主人公還會詐屍起來說:「不,是群演的血漿袋」

而看完梅爾吉布森的電影后由衷的感慨:講究!這就是專業!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本來以為所有的效果都是後期特效做出來的,其實不然,完全實拍啊!!!

聽說梅導為了營造殘酷的戰場效果甚至炸平了澳洲一座農場,感慨能「毀壞公物」到如此的境地,執着如此也只有他了。

其實梅爾吉布森還原的就是二戰中最喪心病狂的一場戰役。

雖說二戰題材早已沒了當年的號召力,然而《血戰鋼鋸嶺》再次用強大的荷爾蒙拯救了電影市場。

也不怪梅導如此真實的大陣仗還原,因為在這場戰役中,日軍傷亡10萬人,美軍傷亡人數也高達7萬人,說是人間煉獄一點不為過。

傳奇的戰場總有傳奇的人物出現。

加菲飾演的二等兵道斯就是這樣一個真實存在的英雄。他不攜帶任何武器上戰場,卻作為一位醫療兵,在到處都是敵軍的地洞,堡壘和埋伏的地方,赤手空拳救下75人。

梅爾·吉布森拒絕修飾一切暴力,相反,對暴力不遺餘力地展示,是他的標籤。

他認為對暴力的全部還原就是和平的尊重,而這也是《血戰鋼鋸嶺》里的二等兵道斯的信仰力量。

敢肯定,假如你喜歡注重情緒刻畫的敘事,直截了當的主題,以及真實零添加的風格,《鋼鋸嶺》,絕對是你的年內大菜。

戰爭,因為真實,富有力量。

2015-05-18 |

一向以寫實,粗暴陽剛著稱的導演梅爾吉布森,跨別十年眾望所歸給我們帶來了腎上腺素爆炸的《血戰鋼鋸嶺》。
讓電影重新離開了大量的綠背景CGI技術。扎紮實實的拍到每一個爆炸,每一條血管被割掉後的噴張。實打實的爆炸和拍攝,最真實的展現二戰的人間煉獄。用傳統老牌的拍攝手法,慢慢鋪展的劇情,讓很多有人回想起了電影戰爭片的黃金時代。那種久違的古典烈酒的滋味!又重新回歸了!

《血戰鋼鋸嶺》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故事很簡單,講述了一位叫德斯蒙特多斯的士兵拒絕拿武器上戰場,只救人的虔誠基督教教徒。
那麼真實的德斯蒙特多斯,和梅爾吉布森鏡頭下的德斯蒙特多斯有多少出入呢。在搜集網上和觀看過關於多斯的紀錄片後,給大家羅列了重要的一些部分。

1.關於「良心拒服兵役」(conscientious objector)
「良心拒服兵役者」簡單點說,就是上戰場不拿武器只救人的「士兵」。多斯應該算真正意義上第一位「良心拒服兵役」者。而其實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已經有位叫阿爾文約克的人就干過,拒絕拿武器,但是後來中途放棄了。
所以多斯成了第一人。之後在越戰時期,曾有兩位士兵也效仿,分別是托馬斯貝內特和約瑟夫G小拉普安特。可惜的是他們在越戰時期就犧牲了。

2.關於多斯童年陰影
多斯的童年確實有陰影,他的父親酗酒,正好那個時期美國大蕭條,整個家庭瀰漫著恐怖。終於有一天多斯的爸爸和多斯的小舅舅(多斯母親的弟弟)都喝大發了。於是多斯的爸爸拿槍差點殺了多斯的小舅舅,而這時多斯的母親上前去阻止了(並不是多斯上前阻止的),之後多斯的母親報了警,多斯這時候才回到家看到了後階段發生的事情,他的爸爸被警察銬走。於是多斯決定從此不碰武器。
而電影把這幕變得戲劇化,多斯的父親拿槍想要干他母親…多斯上前阻止。

3.關於多斯和他老婆
多斯是虔誠的基督教徒,這是受到她母親的感染。而在多斯年輕的時候去教會,認識了同樣年輕的多羅西。於是他們因為同一信仰同一夢想走到了一起。而電影中把這幕拍成了傳統的愛情相識橋段:一位士兵看上一個護士,護士愛上了血氣方剛的士兵。
但是確實後來多蘿西成為了一名護士,但那是多斯在戰場上受傷退役以後無法工作,多蘿西要養家糊口,去考了護士職稱。
而多斯和多蘿西婚禮,是早在多斯去服兵役前就已經舉行了。也就是說多斯是結完婚辦理婚禮收完了紅包以後才去服兵役的。電影中多斯因為不願攜帶武器而不能參加婚禮,是為了增加戲劇衝突而已。
而在現實中,他在去戰場前確實有2周的探親假,但貌似被拒絕了。最後只給了3天。

4.關於鋼鋸嶺
大家可以看一部由伊斯特伍德導演的《硫磺島的來信》。裏面更詳細的展示了日本人在這些懸崖峭壁的島挖的盤絲洞。在鋼鋸嶺日本人也是這麼乾的。所以美國人剛上島的時候,對這些懸崖峭壁很是頭疼。
於是多斯和另外兩位士兵一起用貨網做了一個簡易的攀岩的道具。而這個道具在電影中多斯到戰場時候已經有了,而且還相當的完整,但現實中,這個攀岩的道具十分的簡陋。

5.關於戰友
現實中和電影區別不大,戰友在初期非常排斥多斯這種不拿武器的做法。覺得他裝腔作勢,裝上帝,你誰呀你?!所以大家都嘲笑他,排擠他,而且還拿鞋子物品砸他。至於電影里他被打得滿地找牙,也是為了戲劇需要。在軍營里被打成這樣,是要受到嚴重的軍規處罰的。

6.關於周六不工作禱告
多斯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所以他周六真的是不工作呀,虔誠的禱告呀。起初在軍營的時候就是這樣。後來上戰場實在沒辦法,只能周六也「上班」。但是上班前,他也必須禱告。這就有了電影里上戰場前士兵都在等他的禱告。

7.關於法庭審判
電影中他父親來救場。現實中當然沒有了。只是多斯的父親確實有在外場聯繫了教會的戰爭委員會,這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最後在拒絕2周探親假後,重新給了多斯3天的探親假。

8.關於救援日本兵?
電影中有一段是多斯在地洞了救了一位日本兵。
這一段是在紀錄片里多斯的戰友的描述。當然了,這位戰友因為政治正確,他的用詞非常小心,說得很含糊。一會說的是日本士兵威脅了多斯,一會說只是看見了某個日本兵有美國式包紮。而且多斯因為大愛嘛。等等等等。但是至於到底有沒有這件事情,至今還是一個小秘密。

9.關於多斯腳踢手榴彈
這個是真的,只是不是日本兵投降扔手榴彈。而是在一個夜晚,他們經過了日本兵的一個巢穴,被突然扔過來的手榴彈嚇蒙了,說時遲那時快,多斯一腳踢開。最後手榴彈在空中爆炸,炸傷了多斯的腿。之後多斯坐在原地等了5小時擔架才過來,但是抬沒兩步,多斯發現有戰友比他傷勢更嚴重,決定把擔架讓給戰友,自己走下去,而這時他被日本狙擊手打中胳膊。再次負傷。

10.關於多斯的後來
電影后面真實鏡頭,是電影的一個升華。看完電影大家全體起立鼓掌。真正的反戰核心就是得到世人的認同的價值觀。
現實中,多斯榮獲榮譽勳章,收到總統接見等等。但之後多斯的生活並不容易。他負傷太重,被認定為90%殘疾。接受了將近5年半的治療。1976年以後,完全失聰。1988年接收人工耳蝸手術才恢復聽覺。

因為戰爭多斯失去了勞動能力,他的妻子變成了家裡的勞動力,去考取了護士職稱,全職工作,增加家裡收入。多斯兌換了政府給的保險,買了一個四畝地的小房子。他和妻子生了一個兒子,平時在小房子的草坪里種植一些水果和蔬菜,但是最後為了全面維持生計,那塊草坪拿來耕作用了。之後多斯健康允許,開始嘗試做一些兼職,比如維修工,傢具工等等。

1991年,多斯的妻子多蘿西患上了乳腺癌,並死於一場車禍,而那次車禍正是多斯載着多蘿西去醫院的路上。

1993年,多斯再婚,贏取了第二任妻子,叫佛朗西斯。

2006年,多斯去世。

2015-05-18 |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人踴躍應徵入伍。

在戴斯蒙德•道斯所在的堪薩斯小鎮上,甚至有人因為體檢不合格無法從軍而自殺。

道斯也滿腔熱血,一心報效祖國,他的入伍得到了家人的首肯和未婚妻的支持。

道斯和未婚妻吻別,奔赴戰場

在軍營中,他結識了一群戰友,並在體能測試中表現優異,獲得上級的肯定。

但隨後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因為不能殺人的信仰,他拒絕觸摸槍械,成了一名違抗命令的拒服兵役者。

堅持信仰的後果令他飽受屈辱:戰友侮辱他是懦夫,軍方企圖用精神障礙做借口把他趕走,上級慫恿團隊排擠毆打他,一切都失敗後,他們把他送進監獄,接着又要把他告上軍事法庭。

但所有這一切,都無法阻止這個年輕人註定要手無寸鐵走向戰場的命運。

也許一開始,我們也跟片中的其他人一樣,覺得他有點傻,有點軸。

就像薩姆•沃辛頓所飾的上尉說的,我們都清楚,文明世界的法則在戰場上是失效的,不是你殺我就是我殺你,不帶槍就上去,那不是腦子有病自尋死路嗎?

電影沒有迴避戰爭的殘酷,新兵蛋子們在奔赴戰場之路上領教了打仗不是鬧着玩的。

他們看到迎面而來的卡車上,屍體被胡亂被堆疊在一起,死去的士兵就像骯髒的貨物一樣從戰場上運走。

還有滿車的傷員,有的面容被毀慘不忍睹,有的滿臉紗布鮮血還在滲出,也有的失去了手臂,他們雖然活着,眼中卻已沒了生氣,彷彿他們的靈魂已經留在了戰場,只有一具具軀殼逃了出來。

而這一切,跟真正的人間地獄鋼鋸嶺相比,又顯得洒洒水了。

我很喜歡看戰爭片,從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黑白老片,到公認的反戰傑作《現代啟示錄》《全金屬外殼》,再到新世紀的熱門美劇《兄弟連》《太平洋戰爭》,都是我心目中的經典。

看多了之後,戰爭電影中斷手斷腳,肚破腸流的血腥場面,已經很難激起我的生理反應了。

但《血戰鋼鋸嶺》卻讓我找到了第一次看R級戰爭片時的震撼和驚駭。

死神在戰場上遊盪,高效無情地收割靈魂。一個龍套角色,前一秒鐘還在說著台詞,下一秒就被子彈穿透了鋼盔。

你死我活的衝鋒和廝殺中,一個美軍戰士被射成了噴血的布袋,一排日本兵被火焰點燃成串燒,匕首胡亂地扎入敵人的眼珠,人體被手雷撕成兩截。有傷員拖着血肉模糊的雙腿,喊着我好害怕,鮮血和泥漿混在一起,模糊了他的面容。

當然,我沒有見過戰爭的真貌,但毫無疑問《鋼鋸嶺》是我在銀幕上所見過的尺度最兇猛的戰爭戲。最起碼,它絲毫沒有遮遮掩掩那些破碎的肢體、橫流的內臟、狂涌的血漿,它最大程度地接近我們想像中的二戰戰場。

曾經有人討論,為什麼世界上每隔幾十年就會爆發戰爭,是人類永遠也學不會和平的重要嗎?

恰恰是因為,和平年代,人們會將戰爭浪漫化、娛樂化,尤其是在影視遊戲等娛樂高度發達的今天,許多年輕人甚至覺得上戰場殺人是一件很酷的事。

而《血戰鋼鋸嶺》這樣的電影讓人們清醒。老天作證,戰爭沒有絲毫美的地方,那是人與人之間,用盡一切可能的手段奪取對方生命的過程,人性中任何醜惡不堪的東西,都在戰場上暴露到淋漓盡致。

就在這片血與火交織、撒旦的化身肆虐之地,道斯的戰友們也震驚了,這個曾經被他們視為膽小鬼的瘦弱男孩,竟然身懷出常人難以想像更無法匹敵的勇氣。

戰場上,每個人都在拚命抓住一把槍,就像溺水的人的把手伸向一把稻草一樣急迫。而這個手無寸鐵的年輕人,卻堅定無畏地穿梭在槍林彈雨中,奔向每一個「醫療兵救救我」的發聲之地。

當大部隊撤離,他決然戴上鋼盔,再度沖向那所有人都不想多停留一秒的烈焰焦土中。他腦中唯一的念頭是,上帝啊,請讓我多救一個吧。

本片導演是梅爾•吉布森,他自編自導的史詩片《勇敢的心》國內影迷都非常熟悉,在奧斯卡贏得了多項大獎。

當年《勇敢的心》上映後,有影評人表示,那種幼稚的英雄主義,並不符合歷史真實。我估計《血戰鋼鋸嶺》在國內公映後,也多少會招來類似的批評之聲。

公平地講,他們的批評並沒有錯。但《勇敢的心》也好,《血戰鋼鋸嶺》也好,它們的職能並不是亦步亦趨臨摹歷史(而且其實歷史上的道斯比電影里牛逼多了,比傳奇更傳奇)。

觀眾需要的,是影片中那份高度純粹的英雄主義。不管有多少戲劇加工的成分,它們確實有着讓人淚流滿面的力量。

當美國大兵與野獸般的日本兵廝殺的同時,真正的戰爭,也在道斯的靈魂中上演。

就像梅爾•吉布森另一部導演作品《耶穌受難記》中的耶穌一樣,他也曾幾度懷疑信仰,幾度情緒失控。最終,他憑藉意志守護了信仰,並贏得了人們對他信仰的尊重。

他讓所有人明白,信仰不是一樁可以功利計算的生意,它是文明世界的人們賴以自我支撐的基石。就像道斯對未婚妻說的,如果我連信仰都沒有了,無法想像還能怎麼活着。

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如果每個反法西斯戰士都能拿槍,可以殺敵和保護自己,當然能更快結束戰鬥,拯救更多的人。

但這樣所贏得的,只是一個人人缺少信仰、對心懷信仰者毫無尊重的世界。如果世界變成了那樣,和被法西斯佔領,又有多大的區別呢。

道斯的信仰之戰的勝利,意義不亞於鋼鋸嶺戰役的勝利,甚至不亞於二戰反法西斯的勝利。

信仰是人類最強大的武器,義無反顧奔向死亡之地的勇士們,為了所愛之人的生命,為了祖國的尊嚴,為了人性的自由,為了身為士兵的榮譽而戰,歸根到底,他們都是為了一份信仰而戰。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