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電影, 日本電影

黃亦強—尋找未見過的你《你的名字》

此資料由整理發佈

電影:你的名字。

導演:新海誠/

編劇:新海誠 /

主要演員:神木隆之介 /上白石萌音 /

上映日期:2016年8月26日(日本)2016年12月2日(中國)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每千年回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前,日本飛驒市的鄉下小鎮糸守町。在這裡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着憂鬱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在這個小小的城鎮,周圍都只是些愛瞎操心的老人。為此三葉對於大都市充滿了憧憬。然而某一天,自己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裡有着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則是東京的街道。三葉雖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夠來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讓她覺得神清氣爽。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


獲得獎項

第4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2017)

  • 最佳動畫片(提名)
  • 最佳導演(提名) 新海誠
  • 最佳編劇 新海誠
  • 最佳配樂

,第44屆動畫安妮獎  (2017)

  • 最佳獨立動畫長片(提名)
  • 最佳導演(提名) 新海誠

,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  (2017)

  • 最佳編劇(提名) 新海誠

,第42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2016)

  • 最佳動畫片

影評

2016-12-29 |

真沒想到《你的名字。》能成為今年日本最火動畫,內地出了DVD盜版情況,首日上座率排片還能力壓《佩小姐》《三少爺的劍》,畢竟在以往宮崎駿扛起卡通大旗時代,略顯偏門的新海誠只是異類,在小清新短片領域才最有建樹,如今卻用一部「靈魂交換」、「穿越時空愛上你」新片,在亞洲動畫界鶴立雞群,不僅每一幀畫面都唯美可當壁紙,亦夢亦幻的奇幻劇情,戳中看客的笑淚都猶如生活中每一點一滴,病在一段自我救贖的宿命路上,彷彿電影在透過靈魂深處詮釋着浪漫。

巧妙選擇了小鎮與大都會兩位男女: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在系守、守護神社的高中女生三葉,不修邊幅、愛打籃球、西餐廳打工的瀧。他們在靈魂突然交換中,改變了各自的個性、生活、宿命。本來發自內心的渴望與彗星的來臨,卻變成一場如何躲避災難的懸念。看似小清新的劇情套路:我愛你,你在哪裡,要怎樣才能找到你?怎麼救你?故事卻跌宕起伏,既有兩人成長對理想、情感、對方的期望,也不乏生活中每一點一滴的哀傷與浪漫。

前30分鐘交代了人物背景,三葉每天醒來驚訝摸胸,引來妹妹詫異的目光,瀧單戀餐廳前輩,誤會中博得對方青睞,包括兩人各自在學校尷尬細節,互相在身上寫名字,都用妙趣的幽默,帶來可人的笑點,再30分鐘交代了時間的距離和轉折,三年前浩劫擺在眼前,三葉如何叫小鎮上的人脫離?男孩如何找她?都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再30分鐘高潮爆發,兩人隔着時空在山上交談,災難來臨前各種危機,包括大團圓結尾那種久別重逢,都充滿精妙設計。

新海誠以往畫面造詣是登峰造極的,這次慣用影像符號:櫛比的高樓,穿梭的電車,掉落的粉筆屑、星空、雲海、流星、急促秩序的人流…每一幀都美得猶如電腦壁紙,抒情散文化的敘事,空靈悠悠的配樂,都沒任何喧賓奪主,還為《你的名字。》錦上添花。儘管許多理智的成年人看慣了現實主義寫實片,不見得為本片那種奇幻浪漫感動,會挑出一些不合邏輯BUG,但生活在現代都市社會的我們,有時陶醉在這種有幻想、有真情、有生活的卡通,或許也是閑暇解悶一種方式。眼前繁華美景終有一天會被毀滅或漸漸消逝,但至少它留在心中的記憶是不會沒的,同愛人的相遇,其實如同遇到自己。緣,妙不可言,美得讓人無法言說!

2016-12-13 |

相逢有緣亦無緣,相會無期亦有期
大概新海誠的所有作品,都傳達着這樣一種若有若無的情感,和若即若離的遇見。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便是神奇的時空能量,時間可以扭曲,空間可以挪移,唯有愛,才是穿越這一切的永恆。所以,在新海誠既往的作品中,我們能找到各種形式的時空交錯。
《你的名字》的故事,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其一是少年男女的身體交換,其二是穿越時空的拯救,其三是緣分天註定的相遇,每個故事都不算新鮮梗,但將它們文藝而清新的揉在一起,就擁有了讓人愛不釋手、心心念念的魅力。或許是因為新海誠早已以一個「情感男神」的角色,徜徉於影像的世間的緣故吧。
新海誠總能以自己敏感而獨特的視角,來剖析情感世界的每一個細節、每一秒變化,他似乎能將所有的一切,都用減速慢放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這種情感化、藝術化的動畫式處理,帶來一種近乎催眠,而又若夢的真實感,不僅時刻讓觀眾由此感知到內心的聲音,也會讓他們出得影院後,習慣這種敏感而唯美的方式,會以更加細膩和安靜的,來觀察周邊的一切,感受周邊的一切,因此說,《你的名字》有着讓人的魂靈安靜下來的魔力。
《你的名字》最動人之處,還是在於那隔着時空的愛情,這也是影片的淚點所在,畢竟,誰的內心都會有那麼一個讓自己深深惦念的人,也許是過去式,也許是現在式,也許是還不曾出現,但卻一直渴望着……這便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命中注定」,也許有的人,總是一往情深,不管遇到誰都感覺是自己的命中注定;也許有的人,太過寂寞孤冷,終其一生也沒有遇到令自己心儀的那個人,但這都無所謂,關鍵是那種感覺,遇到屬於你的真命天子的感覺,似在燦若星辰的蒼穹中,突然發現一顆光芒萬丈的太陽,讓你的身體在升溫,眼睛被刺痛,內心,卻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撫慰,這便是,愛的力量。
在《你的名字》中,瀧和三葉從開始的夢境相連,到後來的身體交換,再到最後的街頭遇見,期間隔了太多的故事,終能走到一起,實屬不易。與其說是緣分牽引兩人相愛,倒不如說相愛的兩個人尋找着彼此遇見的因緣,就像薛之謙唱「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陳奕迅唱「我來到你的城市,走過你來時的路」,孫燕姿唱「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李健唱「只是因為在人海里多看了你一眼」……
所有的相愛都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你不遇見,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遇見是怎樣,但當你遇見,又會發現,眼前人似乎早已在自己腦海中夢境里翻滾千百遍,相見恨晚也好,似曾相識也罷,其實是對眼前緣分的珍惜與膜拜。
這種奇妙的感覺,進入到新海誠的動畫,就會變成了被各種時間和空間「捉弄」而又「促成」的那些美好的愛情。人海茫茫,相識相知不易,卻又有着各種可能,一個不小心的駐足、錯失,都能改寫兩個人一生的命運,有緣無緣,遇到便是緣,彼此的名字,也許會被遺忘,但只需記得,那個名字就叫「我愛你」,已經足夠。
《你的名字》中的歌曲唱到「我們之間吹過的風,帶來一絲寂寞」,是的,那些少男少女的情竇初開的愛情,都在甜蜜中,透露出一絲絲的憂傷,因為有愛,少年才識愁滋味。新海誠似乎從來不曾給愛情下過「天長地久」的註腳,大多是「你來過,我記得,便是永遠」的剎那間的恆永,所以,只要我們彼此的名字,曾一起,留下過美好的傳說,便已經夫復何求。
請記得,在時空交錯的遙遠處,是我們的約定の所。

2016-12-07 |

文/夢裡詩書

《你的名字》並不是一部以往用美到每一幀都近乎完美便可形容的新海誠作品,那幻想與現實的交織,第一次讓人感覺到其導演的動畫電影劇情也可以如此充沛,以此所着點滌盪心靈的純愛與畫風如魚得水般的結合,共同醞釀了這部無可挑剔的大成之作。

劇情其實一直都是新海誠電影唯一的短板,這也令他與宮崎駿間有着一道看似觸手可及卻始終無法逾越的鴻溝,而《你的名字》正仿若是新海誠的頓悟,完成了自己與大師間最後的一步之遙,而回到這部作品本身來看,其電影人物並不繁多,始終圍繞於少年與少女間的奇緣為展開,故事也算不上新穎,互換身體的構思早已是好萊塢喜劇一個備選的腳本,但這一次的新海誠卻在看似簡單俗套的故事中化腐朽為神奇。

以夢為引,鄉村女孩三葉與東京男孩瀧互換身體的展開,在很短的時間內電影便用以此誘發的幽默引人入勝,但不同於好萊塢同類型喜劇中那為人捧腹的搞笑,其非常微妙的把握住了一個適宜的度,喜劇的伊始只是打開電影懸念與情感沉澱的一把鑰匙,而於此同時其在前篇也透過兩人身份的互換,用鄉村與城市兩種迥然不同的生活狀態,即將日本傳統人文與自然之美呼之欲出,也令人所見看似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中人的疲倦與狡詐,三葉所嚮往的都市生活其實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完美。

如果電影僅只是止步於此,那麼其實就觀感來說遠不會如此驚艷,本以為只是奇幻色彩附加的彗星所引發的災變成為了其後段劇情充沛的張力,而電影由此也不再是一個身份互換的淺顯喜劇那麼簡單,透過與日本原生信仰神道教的結合,新海誠運用時間與空間雙重穿越的構思,使電影承載已民族傳統文化得人信服的同時,也讓這個本自簡單的愛情故事,變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縱觀全片《你的名字》透過由簡入繁,由繁歸簡大開大合的劇情張力,並非是意圖體現多麼深刻的哲思隱喻,而就是一份再為簡單不過,卻已然被很多人所忽視甚至是遺忘的純愛,這種不夾雜任何雜質的愛情,雖然在新海誠之前的很多作品中已然為人所見,但卻從來沒有一次能與這部新作相媲,這源於那至美的畫面並不在僅是讓人空嘆的美,而是融入了劇情的血脈,更也因那對愛的詮釋不再怨憐,充滿着動人的希望。

電影將懸念維繫到了最後一刻,多麼害怕在那階梯上已然經歷生死的兩人最終只是形同陌路,當昔日的少年鼓起勇氣說出那老套的搭訕台詞「我在哪裡見過你嗎?」淚如雨下的她一句:「我也是」,在最後不僅將「你的名字」以升華,更讓人真正感觸到了那怦然心動的純愛。

2016-12-07 |

這片穿越時間和空間

都是為你而來

比《盜夢空間》更炫更唯美

比《解憂雜貨店》更富有想像力

唯美得一塌糊塗,只因夢裡相見

有人說該片剪輯混亂

夢境和現實不斷交疊出現

以為是現實卻發現是一場夢

以為是夢境卻發現現實來臨

互換身體,不是為了變成你

而是為了一場救贖

三葉敢揪着父親領帶大肆呵斥

那是瀧的焦慮和惶恐

三年,還是現在

都已分不清,是誰開始了赴約

少男少女的青澀之戀被渲染得淋漓盡致

東京和系守鎮,一個大都市和一個偏僻的鄉村

因為一場絢麗彗星的降臨

拉近了三葉和瀧的世界

結繩和神社,現代和傳統

兩個不同概念在三葉和瀧的世界穿行

掙扎和衝撞,是禁錮和解放

是依戀和迷茫

新海誠在打破傳統和禁忌

在顛覆固有動畫片的模式

打破宮崎駿世界裏的平衡

空間和時間都無法阻隔靈魂的探訪

兩個身體的交換,改變了兩個世界

這是普通初戀的一次反擊

身體只是軀殼,靈魂才是堅守

跨越了凡生肉體

一場流星雨升華了愛情

浪漫裂變的考驗

是兩個人世界再無他人

為了圓夢,他來到系守鎮

而她卻不見了蹤影

是誰的記憶喚醒彼此的存在

精緻的畫風

複雜的劇情

都為這場純美的愛情有備而來

我在哪裡見過你?

我在哪裡見過你?

夢是你們的橋樑

流星雨更是你們的結繩

一切都是為你們穿越而來

2016-12-05 |

有些電影,單看名字就能判斷出優劣。本片的片名看似平淡直白,卻又緊扣主題,以「你的名字」而中斷,從「你的名字」而開始,到了片末,男女主角終於重逢,心有靈犀地互問:「你的名字是?」雖然用的是詢問的語氣,但句號則意味着圓滿。這也是整部影片的基調,明媚而又溫馨,一反新海誠唯美哀傷的作品風格,就如同冬日的暖陽,給人以希冀和力量。
其實,影片中關於身體互換的設定並不算新穎,但導演卻玩出了一些新花樣,用了類似於《不能說的秘密》中時空交錯的手法,而且男女主人公雙線並行,兩相對比,可謂妙趣橫生。期間,順序、倒敘、插敘一個都沒少,但整體節奏井然有序,絲毫不亂,顯現出了新海誠超強的掌控能力。畫質則是新海誠的最強利器,只能用美輪美奐來形容,尤其是彗星墜落的場景極具震撼感,完全是大片的范兒。
不僅如此,新海誠在故事構架上也花費了一番功夫,互換身體並不是噱頭,而是在鋪敘故事情節的過程中,一點一點地埋下伏筆,譬如:「結繩」、「口嚼酒」等重要道具的出現,三葉喊出「來生讓我成為東京的帥哥」,老師在課堂上講敘「黃昏之時」的含義,祖母關於「產靈」的解釋,都為後續的情節做了足夠的鋪墊。
此外,本片還隱藏着一層深意,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像影片的主人公一樣,都不是完整的個體,一直都在尋找着什麼,只是很多人可能覺得遙遙無望,所以堅持不到最後。所不同的是,瀧作為理想化的載體,始終沒有放棄,最終找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另一半,不僅改變了歷史,也收穫了想要的幸福。而這,也是本片帶來的更深次的暖意。
當然,跟宮崎駿大師相比,新海誠還是有所不及的,劇情略顯單薄且不夠嚴謹,感情線也不夠充分,男女主人公的愛情來得毫無徵兆,情感轉變顯得過於突兀,缺乏細膩的鋪墊,故而在感染力方面大打折扣。
不管怎麼說,瑕不掩瑜,本片完全可以列入年度最佳,在寒冬歲月,有這樣一個美好的故事相伴,足矣。

2016-12-05 |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中,出自章子怡扮演的宮二口中的那句」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讓無數觀眾心有所感,年年難忘。最近火爆的《你的名字。》,更是用一個完整的故事,將這句話演繹到極致。

《你的名字。》是新海誠有感於小野小町的那首「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而創作出來的。整部電影風格清新、畫面唯美,瀧和三葉之間的感情雖然感覺鋪墊不足,但本身的浪漫、夢幻感足以讓喜歡它的觀眾忽略這一點。

互換身體、平行空間的設定,看起來玄幻神奇,可你靜下心來仔細回想,是否有過莫名的熟悉?是否如電影中一樣,醒來時臉帶淚痕,卻不知為什麼哭泣?我們當作夢的一幕一幕,也許就如電影中的瀧和三葉一樣,是一種緣份的交織。

《你的名字。》在日本成為日本電影史上最快達成100億日元票房的電影,連續九周成為日本單周電影排行總冠軍。在中國上映首日票房超7000萬,並很快過億,成為票房最快過億的動畫電影。上映4天,累計票房已達2.9億。

至於《你的名字。》為什麼會這麼火?有人歸納了幾條原因,譬如日本動漫在國內原本就有紮實深厚的人氣,新海誠的作品也一向有着不錯的口碑。《你的名字。》上映後,喜歡它的觀眾在自己的空間讚歎推送,無形中又為它累積了眾多人氣,吸引很多原本對這部電影不了解的觀眾走進影院。

那《你的名字。》到底好看在哪裡?今年上映的國產動畫《大魚海棠》高開低走,畫面的精美和故事的羸弱,讓影片的口碑兩極分化,大部分的觀眾表示失望。《你的名字。》上映這段時間,也有觀眾拿其跟《大魚海棠》相比。我在觀影的過程中,也有過這樣的感覺,想着「大魚」要是有了《你的名字。》這樣用心講述的故事,那就算得一部真正用心的好作品了。

《你的名字。》講述的是住在一個偏遠小鎮的女孩三葉和東京的男孩瀧之間發生的故事。他們在某天清晨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異性的身體,卻將這當作一場真實的夢。當他們意識到不是夢境,而是真實發生的神奇事情時,兩個人約好「和平」相處,卻還是矛盾重生,憤怒的在對方的臉上留下孩子氣的指責字樣。就在這種打打鬧鬧的互換中,一種莫名的情愫漸漸生出。瀧想要聯繫三葉,撥打的電話卻一直不在服務區。當他頗費周折終於找到那個小鎮的時候,才發現那裡在三年前已經被墜落的彗星夷平,三葉也在那場天災中死去……

電影中,彗星一共墜落了兩次。一次,是現實中。一次,是瀧飲了三葉的口嚼酒之後的時間回溯中。這兩次,其實處於兩個時空。黃昏之時的時間流動與時空交匯,在電影中成了最唯美浪漫的元素。一次穿越時空的拯救,一份記不住你的名字卻忘不掉喜歡你的深情。奇妙的過程,都停留在最後一句「我好想在哪裡見過你。」

「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你」,這句爛了大街的搭訕,讓這部電影給出了最浪漫動人的解釋。以後再遇到,看過這部電影的你,也許就不會再生硬拒絕,而會留一點時間給自己聽聽心的回答。

世間的緣分,也許從來不是突然來去。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有着無數前緣來墊底。佛前五百次的回眸,求得今生的擦肩而過;佛前跪穿了蒲團,求得今生一曲心歌。那青蓮的香,縈迴在夢裡,清醒時,我們卻不記得。但是有一天,我們遇到那個人,卻一定會認出他。《你的名字。》用這樣迂迴婉轉的一種模式,提醒我們記得心裏曾經悸動過的熟悉和美好。

新海誠在電影中加入了一些傳統元素,三葉和妹妹四葉表演的祭神舞蹈非常有韻味。另外的產靈、宮水神社、繩結、口嚼酒、黃昏之時、隱世等等,屬於這一類。

產靈之神是日本的三大造化神之一,繩結則是產靈之神的外在表現形式。結、口嚼酒等,都融含了製造者的一部分靈魂,可以在特定的情況下,與具有相同特質的人溝通轉換。電影中瀧與三葉交換身體看似在白天,其實應該是在夢境之中。夢醒之後,靈魂回歸本體,之間的互換則記憶不存。

黃昏之時是日本一個特定的說法,就像我們說的「點燃犀牛角,可以接着犀火之光通鬼神」,日本的「黃昏之時」也有着類似的意義。在黃昏之時,可見不可見之人。那個時間點,時間會交匯,互見之後,靈魂則會回歸本體。

按照平行宇宙來看,電影中其實是有兩個瀧兩個三葉,分別存在於時空1和時空2之中。雖然靈魂可以在空間之內互通,但最後走到一起的,還是同一個時空里的兩個人。至於另一個時空里的瀧和三葉,則是不能更改的遺憾。

兩個時空疊映到一起,導演用一個時空的團圓彌補了兩個人之間的遺憾,成全了觀眾希望他們在一起的心愿。雖然瀧和三葉的愛情,依舊像是都市裡的言情劇,但是因為有了穿越空間的過程,相守便成了被寄願的水到渠成。

2016-12-03 |

作者:王小葉兒

三刷《你的名字》,每一次感受都不同,想要就這樣一直在影院,直到地老天荒。

第一次看,是無限的驚喜與歡樂。

新海誠的作品一向以細膩走心的故事及無可比擬的畫面著稱,每一幀的畫面都是屏保,構圖完美,無須濾鏡修圖,浪漫滿分,逼格滿分,藝術滿分,然而這一次,我想說,新海誠的畫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變態級的高度。而更讓人驚喜的是,新海誠講故事的方式與水平也有極大的飛躍。

男女主角身份互換的設置及人物的性格,讓喜感鋪面而來,規避了韓式和中式的傳統處理,避談無聊的因果邏輯,而是非常高級地更注重真實的人物感受,超級喜歡女主角妹妹每次叫女主角起床時的吐槽橋段,摸胸的小細節反覆之下,喜感爆棚,本該溫馨的姐妹日常演繹成了搞笑吐槽B站風,讓人物變得極其可愛,也成為全片最經典難忘的場景之一。而後,情節漸漸走心,愈發難以自拔,覺得整個人的神經系統都被完全的召喚,看完有種強烈的滿足感。

第二次看,畫面和喜感依舊,卻開始注意到很多故事與情感的細節,一度讓大腦過載。

男主角擔心盛飯盛多了時小心翼翼背後,是禮貌涵養;
平日大大咧咧在心愛女孩子面前卻總是表現不好,是尷尬更是人物的純真;
女主角對小鎮的厭倦,對大城市的極致嚮往,像每個心懷夢想不甘平凡的女孩兒,而最後女主的表現,卻讓你明白,女主對家鄉的愛,竟然那麼深入骨髓,嘴上不承認,行動卻證明了一切。

其次,女主角對咖啡館的憧憬同樣讓人難以忘懷,一杯咖啡,一份甜品,對她來說都是那麼美好的事情,而我們呢?是否想得到太多,以至於忘記了擁有的美好。

女主角反覆出現的頭繩,反覆提及的髮型,男主角反覆出現的手環,遇到女孩前生活狀態的暗示,兩個人互相記錄日記的措辭,開場老師講課時的內容,每一處的小細節都可以讓你反覆思考、玩味。而原本美好的結局,也讓我困惑。

如果有一天,一個聲音告訴我,我在尋找着什麼,可是卻長久遙遙無期,沒有結果,我還會繼續尋找嗎?我會不會逃避,放棄,讓自己麻木忘記?

第二遍看完之後,自己突然沉默了起來,發現很多事情想不出一個結果,始才意識到,電影講的並不是三葉和瀧的故事,而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

第三次看,感受更加不同,透過奇幻浪漫的故事、完美的畫面,你會感覺創作者在向你發問,跟你對話,和你探討,他像一個大哥哥,沒有滿嘴的大道理,只是談談的、一臉微笑地通過一個故事試圖分享他的感受,他的態度,他的想法,而這次探討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解答。

當一段感情註定無法守護,你還會選擇去愛嗎?
當一份記憶註定消失不見,你會後悔曾經擁有嗎?
當一件事情註定沒有結果,你還會繼續努力追尋嗎?
你真的有足夠耐心去追尋、去等待那根本不知何時到來的美好的到來嗎?

這些問題,你有你的答案嗎?
你對你的答案滿意嗎?

電影放完,黑幕散去,起身之時,發現自己早已熱淚盈眶而不自知,突然想要抱着什麼大哭一場。
我不清楚這是為什麼。

也許,人類的宿命就是,就算看不到未來,也無法停止不愛。

2016-12-03 |

評分:7.5/ 10分,4/ 5分。

在眾多被天朝網友戲稱為宮崎駿接班人的日本動畫人中,只有庵野秀明和新海誠這倆偏門兒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哥倆的風格和作品的性格太特立獨行。正巧今年哥倆的作品包攬日本冠亞軍,而日本票房三甲引進了倆,剩下那一個能否引進就得看公關團隊的能力和小日本老不老實了。
庵野秀明就不說了,筆者對他可真愛不釋手,他的代表作品都相當喜歡,對於由他出面壓陣真•哥斯拉絕對雙手雙腳贊同,筆者也算是日特攝哥斯拉的死忠了。
新海誠嘛,其實筆者一開始是拒絕的,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有抵觸情緒在裏面。這位導演被天朝網友特別是豆瓣用戶封為文藝動畫之神,作品均乃神作降世,膜拜他就如同膜拜王家衛、膜拜諾蘭一樣,是提升自己文藝逼格與審美鑒賞力的不二法門。而筆者卻是這世界上最庸俗的爛俗商業電影死忠,故一直未敢窺探神之光芒。直到今年無意中看到本片預告,仿如見到上帝神跡,瞎子也能重見光明,筆者才誠惶誠恐的翻出新海誠過往作品頂禮膜拜一番。
什麼呀,原來被網民封神的大師,講的卻儘是筆者這樣屌絲故事,隨時隨地自說自話無病呻吟,除了傷感過往傷痛,弔死一棵樹上,竟不知迎接新生活。怪不得要把這類弔死自己的人稱作屌絲。
看新海誠電影是一種折磨。對於大量通過實景拍攝再動畫渲染而成的畫面愛不釋手,果然是隨便截一幀都遠勝其他壁紙,無怪乎把他尊稱為日本的郭敬明,他創造壁紙的本事能與天朝PPT究極天王相媲美。另一方面,卻不得不忍受糟糕的講故事水平,老愛架設一個宏大複雜的科幻背景卻只是為了襯托一件尋常中學生青少年的懵懂愛情,把話說的玄之又玄,將看的人攪得雲里霧裡。說了一大堆空話套話,以為會有多玄妙,結果最後還是來一頓無病呻吟顧影自憐。
反而是某些短片,沒有特別科幻的設定,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雖然最後仍未能免俗的呻吟,卻沒那麼多時間給新海誠浪費在繞彎子上,基本都是單刀直入。新海誠眾多作品,筆者最喜歡的就是時間不長的言葉之庭。感染力與代入感較強,特別能激起人的同理心,沒有故弄玄虛,全部筆力皆在男學生與女老師的接觸以及二人的轉變上。比起純粹的中二愛情,這種帶着個人成長,最後雖然彼此分開生活卻燃起希望的感情經歷才最讓人動容,總比只剩下屌絲顧影自憐悔不當初生活一片陰暗要好得多。

今年這部你的名字。就像是新海誠被盜號之後拍出來的作品,有很多地方都不太像過往的他,也許真的有所進步,又或許只是為了商業追求而不得不做出妥協。至少結果是好的,在日本一路高歌猛進票房年冠,在天朝被眾多文藝網友封為新的神作。而在觀感上,本片也是整體有趣、愉悅並有所感動,而非像其他一些作品會有種被刺痛的感覺。
看片之前看了一些網文在講述影片中的故事與愛情,或者在釐清電影的線索,搞得筆者一頭霧水,還以為本片像以前一樣特別故弄玄虛不講人話。但實際看下來,卻發現本片也許是新海誠敘事最平易近人的一部作品。即使有關於產靈、時間、多重宇宙和彗星掠過等科幻和神話傳說的設定,也完全沒有去干擾影片的敘事,它們是線索在關鍵時刻改變故事走向。看了這麼多時間線穿越,超級英雄漫畫,看了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源代碼,看了閃點悖論,奧創紀元,看了大話西遊,星際穿越,要是還會被身體互換和不同時間位面交會搞糊塗,那可真白費那麼多時間了。
片中發生了兩次彗星墜落,第一次墜落是正常的時間線。在此之前三葉和瀧身體互換並逐漸了解彼此、愛上對方,知道對方的存在和名字。墜落前一天,三葉偷偷跑到了東京去找瀧,此時的瀧還是三年前的他並不知道三葉的存在,卻在電車上意外相遇得到了象徵著時間聯繫的結繩,並一帶就是三年,這根結繩又彷彿中國文化中的紅線為二人牽起來姻緣。但此時三葉並不知道自己遇見的其實是三年前的瀧,看見對方不認識自己,她才會有一種失戀的感覺。這段身體互換的戲碼雖不新鮮卻依舊有趣,夾雜着身份的改變,對異性身體的好奇,不同生活體驗,畢竟每個人也許都曾幻想過而片中的他們全都是中二病最嚴重的中學生啊,就和當年的自己一毛一樣。這一段或許是全片最讓筆者有同感的地方。
第一次彗星墜落之後影片無論是基調還是節奏都開始劇變,身體互換的快節奏敘事與交替剪輯被終結,青春洋溢的快樂氛圍被打破了。新海誠最喜歡的屌絲無病呻吟和哀嘆自憐有死灰復燃的勢頭,還好本片把這些全都適可而止。從瀧撥打三葉電話不在服務區,跑到鄉間尋找三葉未果,意外獲知彗星的真相,我們了解到,三葉是活於三年前的彗星災難遇難者。有一個時間同步信號就是二人撥打對方電話都出現了不在服務區的回復,這就證明二人不在同一時空下。也許正是三葉時間線的終結,後面才會忘記彼此的名字,只是心中有一種我認識那個人的感覺,彷彿在記憶的深處,卻就是想不起他是誰。這就是青春的朦朧與美好。災難的設定似乎暗指了日本的福島地震,符合日本影視作品中最常見的災難情結,源於刻入民族與文化骨髓的對災難的恐懼。這大概也是他們把天地萬物均奉為神明的原因之一吧。

之後的情節一下子從科幻變得奇幻起來,就像哈利和赫敏用時間沙漏回到一天前拯救小天狼星,瀧也通過口嚼酒重回三葉的身體,靠身體互換留下的記憶,企圖在彗星降臨前拯救她和村莊的命運。從瀧飲下口嚼酒的一刻起,一條新的時間線在醞釀,又或許早在二人初遇的一刻舊的時間線就開始坍塌。這種玩法,必然會造成時間悖論或死循環,卻不是新海誠所關心的,看電影的人自然也不會太在意影片設定上是否有疏忽和漏洞。影片後半段最印象深刻的一幕不是彗星墜落引發的大爆炸奇觀,而是在黃昏之時,明與暗、天與地的交替所產生的時間夾縫中,二人重逢。黃昏日落之時被賦予特殊的時空意義,有點類似加勒比海盜3往返世界盡頭與現世,是對影片中細節的呼應,體現了編劇的細心。最後的情節開展自不用說,沒有了悲傷的結果,卻是二人久別重逢的初遇。這個結果碰巧和最近的神奇動物在哪裡被清除記憶的胖麻雞見到曾經愛過的女巫異曲同工——我不知道你是誰,但你始終在我心上佔據一角。

看完全片才發現,影片中的時間線設定其實還蠻正常的,基本每一個對時間線的影響都能在同一條時間線上立即生效。比如在三年前彗星墜落前一天三葉跑去給了瀧一根結繩,與之對應的三年後同一天瀧就開始帶起了結繩。又如三葉拯救村落後,歷史立刻做出回應,修正了整個時間的走向。
當然本片相比過往迴避了許多老毛病,卻還是暴露了一些缺點,新海誠仍是那個新海誠。影片最重要的三葉與瀧的感情發展基本上就被二人身體互換給糊弄過去,矇混過關。雖然我們都知道二人會戀上,但直到被奧寺前輩點出來,才反應道這就算愛上了?影片後半段就像是空中樓閣隨時都會倒塌,瀧對三葉苦苦追尋的動機就是因為他的摯愛,卻在前半段給一筆帶過。身體互換隻展示了二人做了些啥,體驗到了不一樣的人生,卻完全沒講二人之間發生了什麼轉變。就彷彿是新海誠終於學會了為宏大的科幻設定鋪設必要的劇情細節,卻搞忘了要為情感埋線。影片前半段只為設定的展開布局,卻沒有為情感的爆發埋線。這就導致影片情緒上的割裂。只有每當歌曲響起,才釋放出信號,告訴大家影片即將進入下一章節。這些歌曲把影片分割成了一個個短故事,長片被拍成了短片集,分界點恰是這些唱出來的插曲。新海誠還是無法徹底駕馭動畫長片啊。

拋開這所有的科幻背景與身體互換,本片講了個什麼故事呢。其實就如同李健的歌曲中唱到的,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夢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見,從此我開始孤單思念。一次電車邂逅,讓兩個中學生產生了悸動,一路尋找彼此,直到八年後重逢。新海誠一定是王家衛的死忠影迷,這整部電影都在詮釋着: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片名中的句號有何用意,始於你的名字,也止於你的名字。這又是一個來源於日本文化的設計,對語言中靈的信仰。
為什麼日本的動畫作品能夠如此吸引人,正因它們總是根植於本土文化,在無形之中充當了文化的傳播者,再回過頭看看我們自己的作品卻只是東施效顰。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史歌吹殼子。關注微博:Mosquito史歌,公眾號:shige_show)
(史歌出品,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史歌
2016年12月3日

2016-12-02 |

敘事有進步,但劇情還是經不起推敲,想不通喜歡用星空元素的新海誠為什麼會講了這麼一個時間概念漏洞百出的設定。也許他確實沒考慮那麼多,只是想單純講一個純愛故事吧。比起早期的矯情,這回的煽情還算克制,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是男女老少通吃,無怪乎能從小眾圈子跳出。作為商業動畫,本片無疑是成熟且成功的。新海誠標誌性的手繪畫風和街景細節仍然美到無可挑剔,而且隨着製作規模的增強變大,音樂和畫面質感也遠遠超過了以往的作品。
其實最觸動我的不是愛情或精緻動人的東京,而是當年《秒速五厘米》那個不敢轉身上前相認的少年,這回終於勇敢地喊出了那句招呼。這才是新海誠的真正的自我圓滿。

2016-12-02 |

提及日本動畫,有個人不得不提,那便是宮崎駿大師。翻看日本影史票房排行榜前十,宮崎駿的作品佔據着半壁江山,第一名更是被《千與千尋》穩坐十多年之久。
現今,有一部名叫《你的名字。》的電影來了!

截止至11月27日,《你的名字。》日本本土的票房已經達到194.92億日元,超越《幽靈公主》(193億)成為日本本土電影票房TOP3。
這部現象級動畫憑什麼被奉為年度神作?其作者新海誠難道真的是宮崎駿的接班人嗎?

畫質狂魔的逆襲!

被稱為「畫質狂魔」的新海誠之前並不被國內觀眾所熟知,可當《你的名字。》一出現後,大家紛紛喊着要去電影院收圖,其原因就是《你的名字。》畫面感好到爆棚。
從海報、劇照再到預告片,能看到《你的名字。》繼承了日本動畫優秀的傳統,背景使用油畫畫質所呈現的立體質感,人物也是典型的卡哇伊大眼萌形象。

但與宮崎駿沉穩的畫風不同,新海誠的畫風顯然更年輕、更清新。《你的名字。》的畫面是偏藍調的,鏡頭也善於使用廣角鏡頭。無論是現實取景的城市街景、鄉下小鎮,還是虛構而來的彗星墜落,新海誠都將畫面的大半部分留給了天空,那種心曠神怡的氣息一下子就讓人清新起來。

更具新海誠特色的是米字光芒,無論是海報上還是片中,新海誠對米字光芒可謂是情有獨鍾。在《你的名字。》之前,被國內不少影迷頗受好評的《秒速五厘米》里同樣不缺少米字光芒的存在。

清新質樸的愛情

能夠讓《你的名字。》成功的原因,最根本的所在是少男少女之間的愛情故事。
一開頭,當置換了靈魂後,男主角會不禁去摸女主角的胸,女主角會不好意思去上廁所。緊接着,隨着靈魂的置換,他們也慢慢地改變着對方的生活。隔空打鬧的愛情充滿了不可思議和神奇,當你漸漸融入那個人的生活後,便會難以忘記。

《你的名字。》偏偏不讓他們理所應當的在一起,本該水到渠成的感情在那一刻失去了聯繫,虐戀就此開始。原本歡快的氛圍瞬間凝固,取而代之的是那種突然之間失去的慌亂,就像王子拿着水晶鞋,卻永遠找不到灰姑娘。
這種少男少女之間的愛情,恰恰是當代年輕人最喜愛的,刻骨銘心的愛情總是那麼轟轟烈烈,令人難以忘記。

催人淚下的節奏
新海誠雖然沒有宮崎駿那樣善於講一些充滿深意的故事,但是他卻是善於講年輕人喜歡聽的故事。
從《秒速五厘米》到《你的名字。》,青春愛情永遠是新海誠電影里的情感主線。

比起《秒速五厘米》稍顯平淡的節奏,《你的名字。》的節奏顯然更加青春。從兩人置換靈魂後,節奏變得歡快有趣。可就當這個節奏剛熱起來,氣氛卻急轉直下,靈魂不再置換後,男主角那種迷茫、絕望的情感瞬間戳中人內心的淚點。
在《你的名字。》里,新海誠毫不客氣地在每一個淚點狠狠地戳在觀眾的心頭。如果說宮崎駿的作品能夠讓人事後久久回味,那麼《你的名字。》則在第一時間給你雷霆一擊。

神學還是科幻?

《你的名字。》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在千年一遇的彗星墜落時,導致了男女主角靈魂交互。
而先後兩次彗星墜毀造成的不同結果,註定了整個故事的時間線絕對不是單一的一條線。那麼,不少網友就猜測其是蟲洞效應亦或是平行宇宙設定,充滿了科幻色彩的故事背景。

但我更願意將這樣獨特的故事背景,理解為是以日式神學的產物。
在片中,女主角一家都是神社的守護者,「產靈」、「結繩」、「口嚼酒」等等充滿日式神學色彩都成為故事發展的重要物件。還有在學校課堂上,老師所講述的:「黃昏」的語源是「他是誰」,黃昏之時世界的輪廓變得模糊,可能看見非人之物。
無論是神學還是科幻,新海誠在故事的構成上仍舊不夠嚴謹,比起宮崎駿完整的故事鏈條來說,《你的名字。》還是存在點小瑕疵。

極致好聽的配樂

我們都知道,宮崎駿大師的動畫配樂基本出自久石讓之手,悠揚舒緩的鋼琴交響樂是其最重要的標誌。宮崎駿動畫在其配樂下,故事緩緩展開、漸入佳境。
回看《你的名字。》的配樂,則全部出自日本搖滾樂隊RADWIMPS,富有節奏感的搖滾節奏充滿了年輕的氣息。

除了節奏感極強的主題曲《前前前世》,《火花》、《沒什麼大不了》、《夢燈籠》等等一眾插曲分分鐘愉悅你的耳朵,足夠讓你單曲循環一整天。
節奏感極強的配樂,充滿青春氣息的搖滾樂,讓你不僅僅在視覺上享受着,更在愉悅你的耳朵。

憑什麼《你的名字。》能夠奉為年度神作?

因為它有隨便一幀都能拿來做壁紙的畫面,因為它有足夠讓你單曲循環一整天的配樂,還因為它有青春熱血、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那麼,新海誠真的會是宮崎駿的接班人嗎?

我想,新海誠會說:我從沒想過去講述那些寓意非凡的故事,我只想好好講述我的愛情。

2016-10-20 |

在中國電影陷入低迷的時候,日本電影卻在那端高歌猛進,新海誠執導的年度動畫神作《你的名字。》在本土上映52天之後依然穩居周末冠軍寶座,總票房突破154億日元,在台灣公映後前3 天也被引爆出1350萬,據說上座率高達99%,顯然99%是在吹牛,但敢這麼吹多少也是有點底氣的。

《你的名字。》是日本影史上首部進入100億俱樂部的非吉卜力動畫,已然超越了宮崎駿的《懸崖上的金魚姬》,距離《幽靈公主》和《哈爾的移動城堡》的近200億還有一段微妙的距離,追趕《千與千尋》的304億已然是不可能了,能有這樣不可一世的成績,一方面說明新海誠憑着神來之筆就要接過日本動畫的大旗了,另一方面對世界動畫界的差等生中國動畫來說是一次狠狠的抽臉,所謂的《大鬧天宮》《大魚海棠》那麼大氣磅礴的題材,在日本動畫師的小清新面前顯得是孱弱不堪,無論世界觀、想像力還是敘事能力,差得不是一個層級,方方面面的遙不可及。

同樣的傷春悲秋和無病呻吟,不得不說國產動畫創作人火候還差得太多。不過對於影迷來說,《你的名字。》卻不是壞事,不管你是自然美還是美圖秀秀,畢竟是足夠好看,而且已經可以找到不錯的下載版本,如果不是非要等到看大銀幕,就先睹為快吧,如果確定喜歡再給補票也不遲。

新海誠對風格和故事的追求,絕對要大於對視覺的追求,起碼通過DVD或下載版本,《你的名字。》沒有什麼值得讚美的畫面,如果說還有一些畫面能用來當桌面的話,那也是因為男主女人公的顏值太清澈,新海誠一向畫風如此,人物連同場景,陽光、夜晚、星空和家常,容不下一絲雜塵,這一點和郭敬明倒有幾分相似。

這是新海誠的自我救贖,當年他的作品被業內詬病的問題也是敘事蒼白,人物單線條,像《追逐繁星的孩子》《秒速5厘米》也都有不錯的概念和視覺風格,只可惜形式嚴重大於內容,這一次《你的名字。》劇情好起來了,同樣不複雜,但劇情線索和時空設定有很精密的結構。

男女主人公兩條線索,各自像正常的青春男女生那樣生活,一個東京大都市的普通男孩,一個在系守町的鄉村鄰家女孩,兩個人都處於成長的甜蜜與煩惱中,瀧喜歡師姐,卻沒有勇氣表達,每天在波瀾不驚中暗自發著白日夢,三葉作為長女,生理髮育的微妙期,卻生活在單調之中,還要為繼承家族神社儀式。

只有兩個這麼平淡無奇的角色,新海誠卻從有津津有味一直講到情感爆發,在彗星造訪地球前的某天早上,三葉和瀧這兩個相隔甚至遠的人,竟然靈魂互換,醒來時變成了遠方的他/她。在這一段互換各自體的階段,影片主要描寫兩個人對各自身體的好奇,從呼吸全新的空氣,到開始互相惦記,而後開始用手機記錄,交流,瀧以三葉的身體醒來後摸着兩個尚未全熟的胸部,讓人發笑,三葉替瀧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約會,畫面的情緒漸漸的浪漫起來了。影片在這個階段喜感十足又春意盎然。

從瀧意識到兩人不再互相交換開始,影片的節奏變得急促而且緊張,進入到災難片的階段,手機上的記事本消失,而三葉的老家竟然早就毀於災難,瀧在拚命尋找的過程中,一條條線索最終把故事變得複雜,原來和瀧相換身體的竟然是三年前的三葉,這麼一天,三年的時間差把兩個人的時空改造出了新的可能。因為時間差,兩個人互換身體這個事就有了很多值得推敲的細節。瀧和三葉能否感興到時隔三年的對方,能否改變當天的災難,一段情又將緣歸何處,這些懸念和緊張的營救行動一起牽動人心。

愛情當然是影片最大的看點,除了兩位主人公的個體情感和命運,新海誠對世界觀的描寫也似乎找到了門道,開始有點物了,例如鄉村與城市的成長和教育環境,例如對土域文化和鄉土人文的挖掘,又例如對精神世界的探討,不過這些充滿了對熱情的描寫,就在那滿天的陽光或繁星下,時時浮現出顧影自憐的幽幽之意。

據現在的消息來看,影片極可能會引進,之前引進的日本動畫,《多啦A夢伴我同行》藉著製作當量和全民回憶收穫最高,《聖鬥士》《火影忍者》要明顯要弱一個層次,如果論可看性的話,《你的名字。》介於兩個階梯之間,賣兩億幾乎是手到擒來。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